一份教案,一支粉筆,老滕的教學生涯就這樣看似平淡卻又跌宕起伏地過了近40年。孩子們說,滕老師你太瘦了;同事們說,老滕你太拼了;兒女們說,爸爸你太辛苦了,但是滕長樂,這個瘦小身軀里孕育著巨大力量的老人,堅持著一個黨員的本色,為教育事業實實在在地奉獻了一生
記者找到滕長樂時,他正在給六年級的學生上科學課,瘦小的個子,略帶嚴肅的臉上絲毫看不出他曾在死亡邊緣徘徊多回的痕跡。1952年出生在白龍橋讓長村的滕長樂曾經因為家里窮,擔心讀師范的兩年內沒有收入而拒絕上學;他也曾經因為教學理想,堅定地放棄好學校不去,來到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長山小學;他更曾經因為課務繁忙,耽誤了治病的黃金時期,最終收到了病危通知單。37年的教學生涯里,滕長樂除了病痛沒法上課的日子,每天早上7點準時到校,雷打不動。
“老滕是我這輩子最敬佩的人”
“老滕是我的入門老師,他是我這輩子最敬佩的人。”與滕長樂從1990年就在一起工作的倪老師這樣說道。1993年,同事們發現滕長樂的手腳開始浮腫,就勸他去醫院看看,但當時正值孩子們升學的關鍵時期,每天上15、16節課的滕長樂一直不肯請假,不舒服了就吃吃藥,吃藥不管用了就打個針。到2000年5月份,滕長樂已經走不了路了,只要一動,心臟就疼,金華醫院已經無能為力,只能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給他聯系了上海胸科醫院,好在3個多小時的手術十分順利,但還是因為治療得太遲而留下了心衰、房顫的后遺癥,到現在手腳還會不時地發腫,藥得一年吃到頭。
現在,家里人和學校老師常常勸滕長樂不要上課,只干后勤總務的工作就好,可他就是閑不住,兩年前他又因為沒有控制好藥物服用量而腦出血暈倒在學校門口,失去意識前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上午還有課,找倪老師幫我代一下。”
“滕老師壞!滕老師壞!”
下課的鈴聲已經響了很久,孩子們還是拿著書本攔著滕老師不讓他走,只有一個孩子在一旁跳著叫道:“滕老師壞!滕老師壞!”當記者問他為什么這么說時,這個調皮的小男孩不好意思地撓著頭說:“在家里我最喜歡我爸爸,我就常說爸爸‘壞’,爸爸‘壞’,滕老師對我好,我喜歡他,我就要說他‘壞’。”
滕長樂讓同事們羨慕的就是他帶的孩子畢業了很多年后還是會回來找他、看他,他是全校出了名的好脾氣,孩子們都“爬到他頭上了”,孩子們看到他就問:“滕老師,今天有科學課嗎?”
滕長樂說,教育孩子不能光教書還要育人,小學是一個人塑性的關鍵時期,要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自主動手能力,做老師首先要讓孩子喜歡自己,孩子才好教。他的辦公室是孩子們下課最愛去的地方,對孩子們來說,那里常常有很多新奇、好玩的東西。帶完今年最后一批六年級班的孩子,滕長樂就要光榮退休了,他撫摸著桌子上的教案和試卷,臉上的笑容凝住了。
“黨員就是要任何事都走在前頭”
1998年入黨的滕長樂已經是一位有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了,他這樣解釋黨員的本色:“黨員就是要做任何事都要起帶頭作用,包括言行,做事有始有終,站好最后一班崗。”滕長樂有一兒一女,女兒滕文也在父親的影響下走上了教壇,1995年參加工作后因政治覺悟高,工作出色被批準入黨,現在已經是學校的教育骨干。如今,滕長樂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住院,因為每次住院,孩子們都一定要來看望他,滕長樂擔心孩子們路遠不安全不讓他們來,孩子們哪里肯聽,依然每次都帶著自己寫的祝福卡片和自家種的水果來看他。離開時,滕長樂對記者說:“身體吃得消的話,我還想多拿幾年教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