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步伐
城鄉共建共享
記者:接下來的五年時間,新一屆黨委班子有些什么工作思路和目標嗎?
吳見孫:“十二五”是白龍橋鎮全面推進中心鎮建設、打造產業集聚新平臺和人居生態新城區的重要時期。我們將加快發展步伐,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益。初步預算到2015年,全鎮工業總產值要爭取達到215億,產銷率達到96%,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達到150億元。農業總產值達到4億元。財政稅收達到8.3億元,經濟發展領跑全區。當然,到2015年農民人均收入超10000元,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富裕程度也要走在全區前列。
記者:我了解到,加快中心鎮建設、提升集鎮管理水平是很多黨代表和群眾所關心的,不知道這方面有沒有一些具體措施?
吳見孫:加快中心鎮建設,優化鎮域空間布局是白龍橋鎮“十二五”期間重點要抓的一塊工作。我們將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加快推進集鎮區域綜合改造,提升集鎮建設品位。按照省級中心鎮的建設要求,白龍橋要加快集鎮配套建設,積極爭取把老鎮區改造項目列入新城區開發的整體規劃建設范圍,統籌安排,協調推進。創新投融資模式,積極包裝項目,爭取國家、省、市政策資金和政策支持,加快完善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到2015年,完成“三路一橋”等工程建設以及“一路一區”小城鎮改造試點工程,啟動老鎮區精品小區和玉山公園建設,完成老城鎮與新城區銜接處的開發,實現新區、老鎮聯動開發。
第二,要加強集鎮公共秩序管理,提升集鎮管理水平。積極協調,爭取設立城市行政執法中隊,建立健全鎮容鎮貌、環境衛生、集鎮秩序等方面的長效管理機制,不斷改善集鎮人居環境。加大對違章建筑的查處力度,進一步規范村鎮建設秩序。
第三,要大力發展商業服務業,凝聚人氣商氣。圍繞建設商貿新城,打造浙中商業副中心的規劃,積極發展第三產業,鼓勵更多的農民轉產到服務行業,繁榮集鎮商貿服務業。
記者:白龍橋鎮的工業經濟一直走在全區前列,相信未來五年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很想了解,“十二五”期間白龍橋的農業農村發展將會有哪些舉措?
吳見孫:工業經濟固然重要,但“三農”問題也是白龍橋鎮的重點工作。“十二五”期間,我們將推進規模經營,加快農業農村發展。一是充分發揮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的平臺作用,加強宣傳和引導,規范和創新土地流轉形式,鼓勵農戶以入股分紅等形式參與土地收益分配,提高農地流轉率和流轉效益,鼓勵更多的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推進農業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二是立足特色農業,推進果蔬規模化生產,奶牛、生豬、家禽等基地的鞏固壯大。積極培育主導農業產業、示范大戶和農業龍頭企業,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推進農產品的品質提升。到“十二五”末,爭取培育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家,星級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提升和完善糧食生產、奶牛養殖、農產品加工、銷售等主導產業體系。三是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完成鄭崗山、竹園、筱溪等中心村的農房改造,加快農村綠化、亮化步伐,鞏固提升全鎮村莊整治建設水平。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拓寬農民就業、創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同時,做好村集體經濟壯大問題,鼓勵各村通過盤活存量資產、發展經營項目等形式增加集體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