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龍競秀游仙湖
仙女爭艷舞南山
———第三屆中國仙源湖桂花節民俗文化踩街秀側記
十里桂花長廊,一路歡歌飛揚。9月30日,涼風習習,雨絲如帶,但絲毫不減市民和游客的觀看熱情,他們早早地來到金安大道,共同分享這份桂花節的熱鬧和喜慶。
下午1時,婺城區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茹先宣布活動開始,綿延數千米的大型民俗時尚文化踩街秀將第三屆中國仙源湖桂花節推向了高潮。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傅關福,區委常委、仙源湖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主任賈獻成參加活動啟動儀式。
隨著一陣熱烈的禮炮聲響,民俗時尚文化踩街秀正式開始了!皝砹!來了!”隨著人群的一陣涌動,一個個方陣隊伍出現在我們眼前。他們的步伐是那么地整齊,他們的動作是那么地協調。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微笑。街道兩旁,不少圍觀者紛紛拿出相機,記錄下了每一個畫面,生怕錯過了某個細節。老人們全神貫注地欣賞著,發出一陣陣嘆息聲,似乎是在抱怨表演方陣走得太“快”了些。一個個接連不斷的方陣,令人眼花繚亂,還來不及回味上一個方陣演啥來著,又很著急地“迎接”下一個方陣……
各色桂龍相爭艷
在這個微雨的天氣,條條桂龍將踩街隊伍拉得悠長悠長。遠遠望去,金、青、紅、紫……各色桂龍如同五彩斑斕的彩帶,搖曳在南山道上。今日亮相的10條桂龍都是婺城區各鄉鎮、社區的居民自己親手制作,并讓它們在自己手中舞出各式造型,活靈活現。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明月樓社區舞龍隊輕歌漫舞,款款走來,忘情的表演仿佛把老人們臉上的皺紋一抹而光,折射出多彩繽紛的人生。社區主任藍金玉說,本社區在2003年便創建了舞龍隊,紅黃、青黃兩條桂龍也是隊員們精心設計的,大家年紀雖大,但是熱情絲毫不亞于年輕人,從今天的表現中可以看出,老人們精神飽滿,龍騰虎躍。
瞧!城西街道雙龍社區舞龍隊隊員們正邁著穩健的步伐,帶著龍的精神,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助陣下前行。是蛟龍就應暢游四海,驚濤駭浪任我逍遙,只見雙龍在地面、空中翻覆騰挪,盤旋飛舞、雙龍戲珠、金龍盤坐、蛟龍出水,龍的情態表現得淋漓盡致。丹桂飄香、鼓月龍騰,好一派火熱景象!
一直以來,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在當今時代,龍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是勤勞、勇敢的象征。竹馬的“金球”桂龍將龍和人的精神融為一體,一路瀟灑飄逸而來,舞出了茶花之鄉的妖嬈富麗,與桂花之鄉遙相呼應。遠遠望去,茶花仙子踏著歡快的舞步,與桂花仙子飄香纏繞,更是富裕了農民,富饒了婺城……
歌舞薈萃民同樂
本次踩街不僅民俗薈萃,更融入了許多時尚元素,各式各樣的排舞吸引了許多圍觀者的眼球。“一二三四……”黑色的英倫帽,锃亮的皮鞋,有板有眼的經典動作,滿身洋溢著西部牛仔的味道,這便是湯溪鎮中戴村的排舞《蹦蹦跳》。領頭男子顯得非常專業,據帶隊人員介紹,本支隊伍自成立以來,一直活躍在婺城農村,還曾獲婺城區排舞大賽銀獎。
“我們幾個月前就開始排練了,今天11點就化好妝在這邊等候,雖然之前一直下雨,但也別有一番風味。以前都是大太陽,今天可好,下了一陣就停了,風吹來很涼爽,整個人都舒服!背潜苯值兰t湖路社區的朱阿姨說,自安地桂花節舉辦以來,自己一直參加,一路邊舞龍邊賞聞桂花,但是每年都有不同的感受。
安地鎮和村70歲的陳奶奶一大早便走了10里山路來到雅干村約上74歲的何奶奶,一同坐公交車趕到安地觀看踩街秀。兩位老人互相攙扶一路跟隨踩街隊伍。當我們問她們累不累時,她們回答:“不累,這么好看的方陣一個都不能錯過!闭f完兩位老人又迎頭趕上前行的隊伍。
不遠處,只見六七位老人拄著竹竿正互相攀談,走近一看,竟是幾位盲人。詢問得知,他們都是原金華縣福利廠退休工人,都年逾七十!半m然我們看不見,但是聽著這熱鬧的鑼鼓聲,同樣能夠感受這份喜悅。”77歲的余爺爺滿臉歡喜。
踩街隊伍從金華動物園出發,一路載歌載舞,經過近1個半小時,到達終點開源置業,線路全長2700米。一個個別出心裁的表演,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方陣,如同那一面面彩旗飄過觀眾的心頭。這邊舞美人美情更美,那廂鼓聲笑聲聲震天。身臨其境可謂目不暇接,如癡如醉。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