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蔬菜“改朝換代” 農家休閑“嶄露頭角”
曾經漫山遍野的“北山蘿卜”,如今再不可見。攝于2007年7月
“北山蘿卜”,市場競爭下由盛而衰
“北山蘿卜”這個名頭,對市區許多家庭主婦們來說都不會陌生。在菜市場,不少攤主為了“證明”自家蘿卜的品質,都會來一句“我這是‘北山蘿卜’,味道特別好的。”可是,記者日前卻從出產“北山蘿卜”的羅店鎮盤前村村民口中得知:“盤前都快沒人種蘿卜了,現在的‘北山蘿卜’,就一個空的‘名氣’而已。”
正宗“北山蘿卜” 市面上近乎絕跡
“和以前相比,如今盤前村的蘿卜種植面積、產量以及農戶,都遠遠不到1%。”這是日前記者前往盤前村采訪時,從該村村主任章根法口中得到的消息。
而在盤前村周圍的山地上,記者也的確很少看到蘿卜的影子,那些露天山地上絕大部分是半大的萵苣,大棚里則幾乎是清一色的番茄。這樣的景象,對比“北山蘿卜”曾經在產量、質量、名聲上的盛況,落差極大。
“北山蘿卜”曾經盛極一時,這是盤前人相當驕傲的歷史。這個坐落在金華北山之巔的村子,因為有著1020米的海拔,整個夏天涼爽宜人,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更是非常適合蘿卜生長。因此,早在解放前,這里的村民就主要靠種植蘿卜為生。村里的老人至今還記得,起初村里到山下根本沒有像樣的路,村民種的蘿卜都由山下的人上門收購,“靠一雙腳、一副擔子把蘿卜挑下山”。后來,山下通了一條機耕路進村,這才有村民主動運蘿卜下山販賣。不過,這個時候,大部分的蘿卜交易還是在山頭上完成,“因為‘北山蘿卜’已經有了名氣,連杭州、無錫等地的客商都雇車上山收購,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愁銷路。”
51歲的章根法見證了“北山蘿卜”由盛至衰的過程:“最鼎盛時期,村里家家戶戶都種蘿卜,單戶最高產量達到1000公斤左右,絕大多數種植戶的產量在500公斤以上。”不過,這樣的輝煌如今已成歷史。“最近五六年,村里的蘿卜種植戶越來越少,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小,到今年幾乎無人再種蘿卜了。”章根法說,即使這樣,“北山蘿卜”也沒有得到奇貨可居的待遇,每公斤不到1元錢的售價,讓盤前僅剩的幾家蘿卜種植戶大失所望。
“李鬼”將“北山蘿卜”擠出市場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北山蘿卜”不再受寵?章根法給出了他的分析結果。
“說到底,‘北山蘿卜’已經跟不上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了,所以只能被淘汰。”章根法表示,他曾經專業種植蘿卜,所以對市場進行過仔細的調查、分析,最終結果還是使他選擇更換蔬菜種植品種。
“現在市場上那些白胖、光滑的大蘿卜,全都是湖北等地長途運輸過來的。雖然有些攤主稱這些蘿卜是‘北山’出產,但不得不承認,這些‘李鬼’的賣相比正宗的‘北山蘿卜’還漂亮。可能是土質的關系,這些外來蘿卜的外觀相當光滑,‘北山蘿卜’則相對粗糙。大部分買菜的人在無法證實蘿卜產地的情況下,當然選擇外觀漂亮的蘿卜。這是其一。”
“其二,早些年國內交通沒有像現在這樣便捷,加上當時對新鮮蔬菜的貯存技術也不如現在先進,所以‘北山蘿卜’能在省內擁有足夠的銷售市場。如今,交通和保鮮都已經不是問題,于是大量外來蘿卜涌入本地,搶占了‘北山蘿卜’原本擁有的市場。當然,蘿卜種植技術簡單,而高山種植成本又相對較高,這也加速了‘北山蘿卜’遭淘汰的步伐。”
番茄、萵苣成盤前“新寵”
面對市場變化,盤前村民沒有死守著蘿卜,轉而侍弄起了“大棚番茄”。
其實,盤前村民種番茄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當時,金華蔬菜公司曾經組織該村蔬菜種植戶前往杭州的番茄種植基地參觀學習。回來以后,不少人開始嘗試種植番茄。不過,在之前的20多年時間里,盤前番茄一直沒有大的發展。這是因為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大家都是露天種植,而露天番茄一旦在長果期遭遇干旱,往往出現嚴重的裂果現象,影響品質和銷售。
六七年前,有村民開始嘗試以竹條和塑料膜架棚種植番茄,結果發現這樣能有效避免裂果現象,而且果大形好,產量也高。于是,不少村民開始效仿,加上政府緊跟著出臺政策,以補助的形式鼓勵大家采用鋼架大棚種植高山蔬菜,所以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里,盤前番茄迅速發展了起來。如今,盤前的大棚番茄取代了“北山蘿卜”,成了該村高山蔬菜的主打品種。對此,家中擁有近十個番茄種植標準鋼架大棚的章根法也有自己的見解:“番茄比較難種,管理上更需要一定的技術,即使在平原種植,成本也不會很低,所以在價格上外來番茄并不占太大優勢。另外,盤前番茄較軟,做菜易入味,口感明顯優于外來番茄,所以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價格也就能相對穩定一些。”
另一方面,大棚番茄產量高而種植面積小,對近年已無外地人愿意上山打工的種植戶來說,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約了勞動力,更能支持政府“退耕還林”的政策。
至于盤前的萵苣種植,則更遲于大棚番茄的興起。“近幾年種植蘿卜已經沒有效益,不少村民覺得空著太多的山地可惜,所以挑選了一年可有兩季產出的萵苣。而且盤前萵苣只要種植時間得當,當年的氣候又不反常,往往可以與平原萵苣上市的時間錯開,獲得比較可觀的利潤。慢慢地,萵苣也成了盤前高山蔬菜的主打品種之一,只是其種植面積還遠遠比不上曾經的‘北山蘿卜’。”章根法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