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丹青繪金蕊
秋水翰墨書桂香
——第三屆中國仙源湖桂花節書畫展側記


常言“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金秋十月,折一枝金桂贈人,這余香大概會留得更久。但余香終歸只是余香,許是一縷清風,都會將這香味慢慢消散。待到散去之時,手上的香味沒了,只有心里馨香四溢。于是揮毫潑墨,寫一段詩詞,畫一幅美景,那這份余香就不僅僅只是留一天兩天的事,也許是永久。
丹桂飄香的日子,賞桂是件愉悅的事。賞桂的時候,朗讀一首桂花詩,品鑒一幅書畫作品,多點文人的雅興,這賞桂便更是妙不可言。讓桂花與書畫結緣,這是第三屆中國仙源湖桂花節的亮點之一。為了讓桂花節更具文化內涵,品味更高,浙中書法院特邀名流名家為此次的桂花節書畫展揮毫潑墨。在短短的籌備時間內,共收到34幅書法作品以及19幅畫作,其用心可見一斑。
詩詞是美的藝術,書畫是美的藝術,桂花也是美的藝術。詩詞的美在于贊頌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書畫的美在于賞玩其中妙境。這次桂花節展出的作品,都是圍繞美的藝術展開,用美的書畫為表現形式,美的詩詞為載體,來贊譽美的桂花。這些作品主題鮮明,將書法和桂花有機結合,在詩詞中的桂花挖掘得淋漓盡致。更有圖文并茂、雅俗共賞的創新。浙中書法院院長楊守春的作品既有摘自李清照《桂花詞》中“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行書大字,又有《桂花詞》整首詞的行書小字,兩者有機結合在一塊,妙哉。還有的作品別出心裁,畫中牡丹,題字卻為桂花相關的詩詞,桂花與牡丹,這鮮明一對比,孰優孰劣便一目了然。置身桂花叢中,聞桂香,品書畫香,立體與平面的遙相呼應,豈不美哉?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書畫作品展中,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秘書長楊西湖為此次的桂花節書畫展題字。更有96歲高齡的姚貽慶老人,也積極參與本次書畫展,為我們帶來更多美的書法藝術。“梅妒菊羞”是浙中書畫院院長楊守春為此次桂花節書寫的作品之一,“梅妒菊羞”四字來源于李清照的桂花詞“梅定妒,菊應羞”一句。同時,在這次的展覽中,每一幅書畫作品都會配上相應的文字來注明所寫的詩詞,這極大地便利了前來桂花節卻又對書畫品鑒不懂的游客們。書畫家和浙中書法院都如此誠心,更是贏得游客的稱心。原先為期三天的展出特配合桂花節將展期延長至國慶假期結束。展覽期間,游客絡繹不絕,書家們都反應,這次的展出游客量比以往在市區展覽的游客量更大。大家都非常享受在桂花盛開的時節,來享受書畫盛宴。甚至到國慶假期結束了,都還舍不得撤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