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
用公款發打牌費
小貪官引出三公“消費”大問題
喬遷新居酒宴花費,家中的麻將桌、乒乓球桌,自己的大衣、MP4、出國用的箱包,妻子的香水,兒子的運動鞋……甚至與他人打牌賭博的費用,統統讓公家埋單報銷。7月8日,浙江省開化縣原縣長助理、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局長胡青延被衢州市中級法院一審以貪污罪、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雖然胡青延貪污公款的數額只有7.8萬余元,受賄不到2萬元,但是,辦案檢察官認為,胡青延的落馬對于一些視公家錢柜為自家錢包的“一把手”來說,具有極強的警示教育意義。尤其是這起案件反映出的“三公”消費不公開潛藏的腐敗濁流,發人深省,讓人警惕。
今年55歲的胡青延,原系浙江省開化縣縣長助理,2002年6月起兼任開化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這個局長看似沒有多少實權,但是,胡青延很快發現,古田山管理局“不差錢”,而且花錢他一個人說了算。
2003年冬季的一天,胡青延帶領古田山管理局辦公室主任余某到杭州出差,在一家大型商場買了一件價值1918元的大衣。他讓余某開成禮品發票,在古田山管理局報銷。
不久,胡青延再次帶領余某到杭州出差,他在商場替妻子看中了一套價值580元的化妝品。余某主動去付錢,并按胡青延的旨意開成禮品發票報銷。
2010年1月26日,胡青延喬遷新居。錢某親自操辦慶祝事宜,花費近萬元。經胡青延暗示,錢某直接以煙酒款名目放到古田山莊財務上報銷。
熟悉胡青延的人都知道,他喜歡打牌,且樂此不疲,而且“打牌不搞點刺激就沒意思了,當然不能讓自己輸錢回家”。胡青延自然想到讓公家出這筆錢。
2004年上半年,他和幾個老鄉一起打牌,事先讓余某給了他1000元現金作為打牌費用。這筆錢經胡青延簽字同意,余某用虛開培訓費發票的形式在古田山管理局報銷。
一個月后,胡青延又與古田山管理局原副局長鄭某、辦公室主任余某到北京出差。當晚在江蘇省張家港住宿時,胡青延讓余某用公款給三人每人發1000元現金作為打牌費用。胡青延當晚沒過癮,第二天晚上又讓余某給他1300元作為自己打牌的費用。這4300元打牌費用由余某采用虛開禮品發票的形式在單位報銷。
打牌賭博先發打牌費,也成為胡青延待客的“特色項目”之一。幾年下來,胡青延以打牌發作底費的方式貪污公款3.53萬元,其輸贏額已無從查證。
此案反映出我國目前“三公”消費中存在的不公開、不透明現狀并導致難監督、易腐敗等問題,如胡青延的打牌費改頭換面變成“給上級部門的茶葉支出”等招待費用!耙虼,最大限度地公開‘三公’消費,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公職人員以權謀私的機會和空間,防止胡青延這類貪官出現。”辦案檢察官最后指出。
——資料來源:2011年8月9日《檢察日報》
人生感悟
有反思的生活更幸福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漂亮的女孩同時被兩個家境不同的英俊小伙子看上。在取舍時,女方家庭出了一道難題:用一天的時間,誰先把空蕩蕩的三間房子裝滿,就把女兒嫁給誰。結果,一個富家子弟雇了許多人,買了許多糧與物往里搬,但仍有空隙;另一位青年小伙雖資源不多,卻成竹在胸,到傍晚時分提了一盞油燈進屋去,就讓燈光把整個房子“填”滿了。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幸福也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就在于看到了幸福生活并不等同于物質堆積如山、財富充塞于室;幸福全靠“實”的還不行,還需要點“虛”的東西。這里邊,包含了對生活的反思。
人生在世,總想讓生活過得更舒心些、更體面些、更幸福些。這是人之常情。要達此目標,只靠勤勞之手不夠,還需靠勤勞之腦。
勤勞之腦,貴在反思。哲人有言,“未經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反思,是使生活過得好的重要關口。有反思,就會更加理解今日幸福生活如何來之不易;有反思,就會看清追求更好日子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有反思,就會積極探求從夢想到現實的可行路徑;有反思,就會明晰追求幸福的邊界和底線……生活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個缺少反思的人難以智慧起來、振作起來,難以在問題與希望并存的生活大道上迅跑。
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對自我的省思、對責任的感知、對規則的敬畏。馬克思曾經說過:“對不希望把自己當愚民看待的無產階級說來,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獨立感比面包還要重要”。這不是在否定“面包”的重要性,而是在反思中揭示被物質主義外衣掩蓋了的生活本質。比如,金錢是生活的必需,幸福的要素,但如果把它當作一種“偶像的價值”,干那種肉中注水、奶中添害之類的缺德違法事情,就不僅是道德血液的貧乏,也是生活價值的迷失。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實質上是提高個人在社會中的發展能力。一個人,不可能自我封閉,更不可能是“外星人”。在家,就有家庭生活;在單位,就有集體生活;到社會,又有社會生活。而這種種生活,就需要有不同的態度與方法去對之、行之。這種對之、行之的態度與方法,關鍵在思想。認識錯位,常常導致人際關系失調,難免疙疙瘩瘩、磕磕碰碰,甚至碰出“火花”,心生怨氣,以至牢騷滿腹。這樣的日子,的確難以過好。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也是完善自我的一種能力。人無完人,更不可能朝夕之間盡善盡美。反思,就是瞄準“臻于至善”這個目標不斷前進?偨Y經驗教訓,感悟生活道理,把握做事規律,從而言之得當,行之得體;分析主觀客觀,通過觀察辨明現實癥結,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從而思之有法,為之有力,不斷增強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說到底,就是辯證思維、和諧生活,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妄自菲薄,以理性樂觀的態度,干好自己的事,種好自己的田,用自己辛勤的努力,抗御現實的風浪,開拓幸福的航程,即便是“料錢隨月用,生計逐日營”的平常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心情舒暢。 ——資料來源:2011年8月16日《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