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吧,剪出一個美麗的天空
——金華勝利小學開展剪紙特色教育紀略
勝利小學教學樓的墻上,貼著一幅幅金華名人的畫像。乍一看上去,普普通通,和其他學校掛的名人畫像沒什么區別,走進一看,卻是別有一番洞天。原來這些畫像都是學生的剪紙作品,令人稱奇。
除了在教學樓的墻上,在學校的其他地方也能看到學生們的剪紙作品。學校的宣傳櫥窗里,展示著學生的一幅剪紙作品,一個小孩正拿著樹枝逗小兔子玩,兩只小兔子栩栩如生,仿佛馬上會從櫥窗里蹦出來似的,還有正在跳繩的小朋友,細細的繩子在空中飛舞,小朋友跳得好不開心呢,兩只辮子都跳得豎了起來。這些作品都能看出作者剪時的用心,每個細節都處理得小心翼翼,恰到好處,讓人佩服孩子們的剪紙水平。
剪紙已經成為勝利小學的特色教育內容,全校共500多名師生,人人都在接觸剪紙,學習剪紙,并樂在其中,幾乎每個班級的隊角上都貼著學生的剪紙作品,校園里充滿了濃厚的剪紙氛圍。
“其實,學校開展剪紙特色教育活動已經四年了。”學校副校長程寶珍告訴記者,學校之所以選擇讓學生剪紙,首先,剪紙是我國一種具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奇葩,是最具群眾性的大眾藝術形式之一,與民俗關系密切。小學生都十分喜愛剪紙,加上剪紙工具簡單,材料易找。其次,剪紙是一項手腦并用的實踐活動,具有單純、明快、樸實、富有裝飾性的藝術風格和夸張變形、大膽的構圖、簡練生動的藝術造型的特點。學習剪紙不僅能鍛煉學生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學生的耐心和細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剪紙這一民間藝術的認識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風情、熟悉生活,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同時以剪紙為載體,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生活、愛藝術等思想教育。
學校的退休教師歐陽光宸是剪紙能手,退休后,她自愿回到學校來教大家剪紙。剛開始,學校組織了30多人的剪紙興趣班,慢慢地,大家對剪紙都有了興趣,學校就組織老師先跟歐陽老師學剪紙,學會之后,再教學生。學校就將剪紙作為了特色教育活動,并列入了三年發展規劃,準備將它推廣開來。
現在,學校每星期都會有一到兩節的剪紙課,不僅教授學生們如何剪紙,還會給學生們講解這門手藝的歷史文化背景,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剪紙藝術。
美術老師何老師是學校最早學習剪紙的,他說,剛開始學習剪紙的時候,覺得剪紙很枯燥,還老剪不好,沒有耐心學,但是,跟著歐陽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后,就慢慢發現了剪紙的魅力。當你在用心構思好一副作品,再用剪刀親手剪出你要的樣子后,你會非常有成就感,而且剪紙可以很好地鍛煉人的耐心、細心和恒心,提升人的素質。接觸剪紙時間越長,你就會越喜歡它。
不僅老師們對剪紙有濃厚的興趣,學生們也毫不遜色。老師還打趣地說道,每次上剪紙課都是孩子們最認真最活躍的時候,專注程度讓教主課的老師都羨慕不已!“有一幅我剪的荷花圖被展示在班里,這幅圖我花了三天的時間剪好的,同學們都說好看呢。”學校五年級學生舒潔開心地說道,“我非常喜歡剪紙,它讓我變得自信,我家里也貼滿了我剪的圖案。”五年級的學生蘇颯告訴記者:“我們是從二年級的時候開始學習剪紙的,剛開始,總剪不好,連簡單的雙喜也剪不出來,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學習以后,我現在也能剪出和老師一樣的圖案了,讓我很有成就感。”說起學習剪紙后的感想,兩個孩子不約而同的說道,剪紙讓我們更有耐心,更加細心了。
剪紙作品形態優美,可以裝飾空間,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還可以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生發展,可謂是一舉多得。對于剪紙,勝利小學有著美好的暢想,現階段,學校已具備了大規模開展剪紙活動的基礎條件,接下來,學校將把這一特色教育活動進一步推廣,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剪紙,喜歡剪紙,參與剪紙活動。
校長賈建林說,一所學校特色的創建非一日之功,需要傳承和發揚,形成濃郁的氛圍,影響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還有差距,但我們已經體驗到了其中的樂趣,我們將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不斷創新,不斷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