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嶺:村民齊心扮靚“窮山村”
車子繞上盤山公路,大嶺村很快就出現在記者眼前。因為處于山坡地勢,房屋大都相隔很遠,掩映在青蔥的植被中,又有時隱時現的柏油道路穿連其中,使整個村莊分外秀麗。其實,這個村子早在2009年即完成了初步的污水治理和村莊環境整治工程。今年初開始,新組成的村兩委班子則針對水管網、電網、路網三大民生工程,進行了大動作的整改,進一步深化新農村設施建設,美化村莊環境。
如今,整個村莊的水管網、電網改造已經全面完成;道路拓寬延伸、鋪設柏油路面工作也已經完成了90%以上;規劃中的兩個村級停車場,一個已經投入建設,另一個也完成了全部的征地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該村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也讓全村村民的生活品質上了一個新臺階。更讓人意外的是,從該村報賬員翁健余口中,記者了解到大嶺村村集體經濟也相當薄弱。
這樣的條件,如何能做出現在的成績?該村支部書記翁衛軍道破了“天機”:“我們有一個肯‘倒貼錢’的兩委班子,更有整個村村民對這些民生工程的支持。”村主任翁春祥負責村莊道路拓寬延伸、停車場建設工程征地工作。他告訴記者,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可以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說服70多戶村民,以較低價格完成全部征地。
翁春祥還向記者講述了兩個令他非常感動的細節:為了籌集部分資金,村兩委曾動員全村村民進行自愿捐款。80歲的獨居老人翁金生得知這一情況,不僅主動放棄他應得的400多元征地款,還掏出50元錢作為捐款。長年在外生活的村民盛大偉,得知自己的自留地在村級停車場規劃范圍后,主動趕回來配合征地。當他得知該停車場規劃范圍中有一村民堅決不接受土地征用后,干脆找到這位村民,用自己位于其他地方的近400平方米土地換來了這塊僅百余平方米的待征土地,為村里解決了一大難題。
當然,因大嶺村處于山坡地帶的客觀現實,這里的各項工程所需資金遠遠高于平原村莊,最終形成了巨大的資金缺口。目前,這一資金缺口暫時以債務方式存在(村兩委成員、村報賬員墊資一部分,拖欠村民一部分,拖欠工程施工隊一部分)。翁衛軍表示,下一步,村里將想辦法籌集資金,盡量填補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