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記:
隨后,黃越翔和唐振藩等一干京劇聯誼會的票友獻上了一場京劇大聯歡,以清剛遒勁見長的京劇,聽起來,真是鏗鏘悅耳,人言梅派幽雅,余派豪壯,馬派樸實,譚派華麗,聽音辨聲,雖不是民國人物的風流韻致,但也有今時兒女的曲折情懷。 “人的歷史是斷中有連,連中有斷;代與代之間,又是可以代代相傳的。古典藝術本該是可以代代相傳的,但也不會有什么絕對的保證,使其不會失傳,傳與不傳,關鍵在于今人”,葉秀山謂“今人當自愛”,其深痛處,不外今人不知自愛。原因何在?一如史懷澤所說,“人們似乎普遍相信,我們不僅在發明和知識方面取得了進展,而且在精神和倫理領域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和再也不會失去的高度。但是,我認為,我們的精神生活似乎不僅沒有超過過去的時代,而且還依賴著前人的某些成就;更有甚者,其中有些遺產經過我們的手而逐漸消失了……一種精神和心靈的疲乏似乎已經侵襲了為其工作而成就而自豪的當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