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1989年出生的女孩,跟所有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在面臨就業難的情況下,毅然走上了創業之路,當起了游曳于田間的“雞倌”,每天照顧一萬多只蛋雞,她稱自己的工作生活是苦中有樂,如今也算小有成就。
在去往白龍橋鎮樓家村的路上,遠遠就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騎著小“電驢”,身穿黑色線衫,圍著一塊土黃色圍巾,笑吟吟地向這邊駛來,不出所料,這便是記者要找的小姑娘樓艷。閑聊幾句,樓艷便領著記者來到了她自家的養殖場。在一片空曠的田野上,幾幢雞舍顯得異常醒目。樓艷說,這里空氣好,有利于蛋雞的養殖,自己每天望著田野也是心曠神怡。
在與樓艷交談的過程中,記者顯然感覺到了這是個非常內向的小女生,話不多卻始終掛著靦腆的笑容。在媽媽眼里,樓艷從小就是個懂事的乖女兒,爸爸也很疼愛她,甚至從小學開始,所有老師對樓艷的評價都是“這孩子很乖”。樓媽媽說,自己是村里的婦女主任,平時比較忙,養雞場很多活都交給女兒,女兒每天都會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閑暇時也幫忙做飯燒菜,從來不用催。
當記者問起怎么會想到回家養雞時,樓艷看了媽媽一眼,說:“其實當時是媽媽提議讓我回家養雞的,我原來在山東外貿學校讀書,一心想著將來從事外貿工作。”樓艷講起了她的從業史,畢業初,她在青島找了一份外貿工作,雖然工資只有每月1000元卻也信心滿滿。一段時間后發覺有點力不從心了,每月房租、水電費、伙食費等開銷加起來工資根本不夠用,想到了家的溫暖。回到金華后,樓艷雖然又找了一份與外貿相關的工作,但要自己尋找客戶,性格比較內向的她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看著每天愁眉不展的女兒,媽媽提議讓她回家,經營養雞場。
“當時選擇放棄專業,回家養雞內心挺糾結的,但又想挑戰一下自己。”樓艷說,對于養雞,她從小就耳濡目染,上手也比較快,但是畢竟一個女孩子,每天在又臟又臭的雞舍里工作,給雞喂食、看病、觀察,確實有點受不了,喂食的時候還常被雞啄去,一開始境況并不理想,但她還是堅持下來了。如今一年多了,看著一只只剛孵化出來的小雞在溫房中嘰嘰喳喳,著實可愛,一個個靈動的小生命讓樓艷覺得,當個“雞倌”也不錯。
談起自家的雞蛋,樓艷很自豪:“我們家的雞蛋很新鮮,價格雖然比其他雞蛋稍貴,但買的人很多,市區一些人還專門到我們這拿貨呢!”樓艷說,現在養殖場每天的雞蛋都送往附近的超市、食堂,也有零售的,整個白龍橋就一家蛋雞養殖場,大家都會來買。一般土雞蛋和綠殼雞蛋是每公斤40元,其他的每公斤30元,銷量都不錯。
如今,樓艷這個僅22歲的小女孩對養雞的門道已經了如指掌,下一步,她也希望能夠承包一塊山地,擴大養殖規模。同時自己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多學習些技術知識,雖然目前養殖場的產蛋率已經超過90%,但是還有許多有待改進提高的地方。“自己創業比以前在單位里上班的感覺好多了。”樓艷對創業之路躊躇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