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日是第24個“世界艾滋病日”,宣傳主題是“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根據婺城區疾控中心的疾病監測數據顯示,1997年至今年10月31日,婺城區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57例,發病人數11例,其中5例為男男同性戀者。今年新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21例,同性戀人群感染形勢越來越嚴重。
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陳志毅介紹,同性傳播主要存在于男男同性戀者中。男男同性戀者發生性行為時,更易發生黏膜損傷。但他們往往抱著僥幸的心理,不愿采取安全措施。加上相當一部分人對自己和同伴盲目信任,結果與不知情的感染者發生高危性行為,導致嚴重后果。
婺城區疾控中心的防艾人員常年在暗娼、男男同性戀、學生當中開展艾滋行為干預。陳志毅說,雖然很多“同志”欣然接受宣傳和檢測,但“同性戀”和“艾滋病”這些標簽的雙重歧視,造成這一群體更加隱蔽,很多潛藏的人不敢面對“同志”身份,怕曝光,更害怕艾滋病。另外,在我國迫于社會和家庭壓力,大多數男同性戀都非常隱蔽,都不敢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并且都會選擇與異性結婚。“同志”人群同時存在著雙性性行為,這使得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
陳志毅說,要改變“同志”人群艾滋病感染的嚴峻形勢,除“同志”人群自身要提高健康安全意識,避免發生高危性行為外,還需要整個社會對這一群體給予更多理解和關愛。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正視自己的性取向,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干預工作。
另據了解,在累計報告的25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25歲以下41例,學生12例。陳志毅認為,不少年輕的大學生全盤接受“性開放”的觀念,頻繁更換性伴侶,或者和網友發生“一夜情”。這些人群發生不安全性行為的可能性比較高。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與艾滋病相關的性問題的教育上,除了為給他們提供一些安全性知識教育,可能更為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澄清價值觀及未來目標,幫助他們學習一些溝通技巧技能,從而使他們在性行為上做正確選擇,最終遠離AIDS。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