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雙龍風景區迎來來自海內外的四百余名學員參加道教養生培訓,據悉除歷史記載之外,這是雙龍風景區近年來第三次大規模的養生活動。
中國養生文化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我國文明史的記載大都始于黃帝,《黃帝內經》就是以黃帝與岐伯、雷公等討論養生(包括醫學)為題的著作。其后老莊、孔孟、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養生著述,逐漸形成醫家、道家、佛家、儒家四大養生學說體系。此次,記者也跟隨參加培訓的學員體驗了一天的道教養生。
“道”讓人寧靜
道教崇尚的是清靜虛無。老子主張“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給人帶來的誘惑。且“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通過柔弱無為、虛靜自守來排斥干擾,以達到返樸歸真的目的。
一早起來,飄渺霧氣在山間彌漫,似仙風道骨。聞樂而靜止,這是初入道觀時,道教音樂帶給我的震撼。古意盎然的音樂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頃刻間洗凈了身體里的喧囂。燃起香燭,念起經文,美好的祝愿伴著香煙裊裊升起,飄往神靈的宮殿。春秋之前的禮樂文明,一部分就散落在道家的齋醮科儀里,那種源自血脈的虔誠,讓我陶醉在這肅穆的氛圍中。閉目打坐,慢慢開始沉浸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里。一說道教,人們便起諸種怪想。白云深處虛無縹緲之神仙,金庸武俠之全真七子,街頭算命之流,捉鬼畫符之輩,似乎跟道教都有一點關系,但離真正的道教又何止千萬。道教借助人的內在的修煉,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等等,不斷提升你自己,能夠成為至高的存在。《道德經》有云,“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雖不能體驗如此奇妙之境,但是內心的安寧卻是真真實實,拋卻所有的喧囂,全身心放松。
“虛靜自守”是莊子的養生方法,《莊子·養生主》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打坐,需盤雙腿,背挺直。體驗打坐大約過了半個小時,盤著的雙腿便開始不聽使喚得酸痛。偷偷睜眼看周圍,表情各異,有的擰緊雙眉,有的搖頭晃腦,也有的身體不停抖動。按照老師的指引,這個時候是最需要人咬緊牙關的。用意志敵過這陣陣酸痛,痛過之后就是所謂的道家里面打通經脈,跟武俠小說寫的一樣玄乎。不管這是不是真的可以打通經脈,但是在一個半小時的打坐結束之后,站起來特別神清氣爽。這大概就是道教養生法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