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處好耕耘
——記安地鎮項村大學生村官金建成
在“中國桂花之鄉”安地鎮項村,有這樣一位青年:村里農戶萬元增收發展產業,有他的身影;村里搞大型桂花經濟合作社、發展項村桂花產業,有他的身影;為村民解決難事、雜事依然有他的身影。
他,就是安地鎮項村的大學生村官金建成,出生于1981年,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雖然年輕,卻很老練,2007年被選聘到安地鎮項村村擔任主任助理,開始了“村官”的生涯。
安地鎮項村座落于金華以南距城區20公里。全村總有農戶317戶,總人口934人,耕地面積420畝,山林面積11100畝,主要經營桂花苗木為主,是遠近聞名的桂花村,更被國家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桂花之鄉”。金建成駐村后不恥下問,從了解“村情民意”入手,請教村干部、老黨員,認真學習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實踐經驗,翻閱村里相關資料。他還“動心志,勞筋骨”,自覺走到田間地頭,深入群眾家中,堅持多走、多聽、多看、多問、多思,不但“身入”,而且“心入”,深入了解各方面的情況,為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很快進入了村官的角色。
2010年12月底,金建成通過換屆選舉擔任了項村村支部副書記,主持工作。多年來,他扎根農村基層,與農民交知心朋友,深知“民生無小事”。2009年9月,浙江在國家新農保試點指導意見的基礎上,率先啟動這一創新制度。這項惠民政策,老百姓形象地稱之為“人人享有退休金”。但在剛開始宣傳征收時,村民對這項惠民政策了解甚少,心中充滿疑惑:如何參保?5個檔次如何計算?參保后養老金待遇如何?針對這種心態,金建成作為一名基層指導員,深感責任重大。
為了讓盡可能多的人村民接受這項政策,享受到到這項政策,金建成在整個征收工作中,堅持“勤學、好問、不怕吃苦”的精神,一邊宣傳,一邊學習,盡可能掌握所學知識,遇到群眾問的問題一時解答不了或對解答沒有把握,及時與鎮專業人員聯系,問明原因,理清思路,更好的解答村民的各種實際問題。正是憑著這種精神,確保了項村村民想保的人都能保上,同時也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了上級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務。
2008年,金建成主動與上級政府聯系,爭取項目,與村兩委一起組建桂花種植示范基地。同時發動、組織成立大型桂花經濟合作社,社員達全村的70%,合作社理事長由社員民主選舉產生,并實行了規范化管理。桂花種植示范基地,十里長廊桂花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實現了技術共享、信息共享、盈利共享。
從2007年到2011年,在一線基層干了4年多,金建成親眼見證了身邊的老百姓在生活、出行、工作等方方面面的變化。今年12月13日,在安地鎮黨員代表會議上,金建成被高票選為安地鎮出席婺城區第六次黨代會黨代表,成為了婺城區為數不多的村官區黨代表。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