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唱工“婺娃娃” 婺劇美名傳四方
——2011婺城區第二屆中小學婺劇演唱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側記
婺城區委副書記張茹先致辭
12月25日下午,2011年婺城區第二屆中小學婺劇演唱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婺城區文化中心拉開序幕。自從2002年婺劇進校園以來,婺劇已經深深扎根于婺城教育之中。這次婺劇演唱大賽,不僅僅是各個中小學校婺劇小演員之間唱工的較量,也是婺城藝術教育的一個成果展示。是日,由金師附小、湯溪小學、金華實驗中學教育集團等十幾家中小學校帶來的婺劇隊伍,為廣大婺劇愛好者獻上了一份最好的圣誕禮物。
婺劇作為金華的瑰寶,其藝術上的成就,不同于京劇、昆曲,自是別具一格。婺劇人才的培養,更是遵從“從娃娃抓起”的古訓,以致人們把婺劇小演員們稱作“婺娃娃”,婺劇在校園里的廣泛傳播,使得婺劇在傳承上大有“青出于藍勝于藍”的趨勢,可見婺劇的興盛更是指日可待了。
這次演唱大賽中,最小的演員甚至還是幼兒園里的學生,他們來自湯溪幼兒園,帶來的劇目是《抬花轎》,一群小孩“裝模作樣”地抬起了花轎,一步一步往前挪的小轎夫更是扭起了屁股,臺下掌聲連連,最是可愛的小媒婆,還給臺下發起了喜糖,嘴上冒出來的“大家都來喝喜酒”,稚氣未脫,嫩聲清脆,叫好聲此起彼伏,活潑機靈又不失大方的表演,真是“后生可畏”,都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因為在孩子們身上,藝術依然是純真的,一板一眼俱有章法,但這章法并不老成,不以精湛為能事的表演,最是讓人看出了這是一群多么調皮而又讓人心喜的小演員吶。
最為驚艷的演唱來自上浮橋小學的王燁,一上場,人們驚呼“這眼睛都會說話了”,她扮演的樊梨花,顧盼之間,搖曳生姿。自古演樊梨花的,眉目間多有一股子英氣,可是今年只有12歲的王燁唱《我祖上本是簪纓之家》時,眉目間卻有一份嬌媚在,“唱念做打”似乎都能看出她自己的心思,把個樊梨花演得自有一份女子的情意來。誰想王燁學唱婺劇是從去年10月開始,師從浙江省婺劇團的周躍英,兩年不到的時間里,其唱工的精準,真可謂“一日千里”,天資如此聰穎,恐怕將來的婺劇界更是要開出一朵金花來。她也是第一屆婺城區中小學婺劇演唱大賽的一等獎獲得主,今年更是摘取了第15屆中國小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浙江賽區選拔賽業余A組金獎,唱的也是《三請梨花》中的選段。此次演唱大賽,王燁果然以最高分9.872分位列第一,成為此次演唱大賽一等獎得主,與她鼎立其間的還有金華實驗中學教育集團的《巡營》和婺城中學的《智取威虎山》選段《反動派一掃光》,《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楊子榮的小演員,也是一派好風光。
這些未來婺劇之星們,大秀唱工,大考童子功,他們在唱婺劇的同時不僅盡情地吸收婺劇文化的精髓,而且也在培養他們對文化的感受力,磨練他們的意志力,讓人相信婺劇的未來,將是一個充滿高手名家的未來,也是一個婺劇走出金華的未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