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為白龍橋鎮虹路村村支書的方品平,在入黨之前曾是鄉里間有名的團支部書記,團支部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獲得過“金華市村民教育先進個人”稱號。
不少村民至今還清楚地記著,上世紀80年代末村里有電視機的人家屈指可數,為了讓村民們看上電視,當年20來歲的方品平帶頭捐款,40多名團員自發集資。為了湊錢,他還帶著團員們背上鏟子鋤頭外出義務勞動,再將勞動所得全部用來為村子里添置了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放在村會議室里。村民們只要付上幾分錢,就能看個過癮,所得的這些“門票”則用于村圖書室購買圖書用。
10多年前,由于虹路村位于330國道旁,人流量大,“馬路市場”應運而生,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方品平建議將馬路市場往村子里遷移,花了2000多元在村里的菜市場旁搭建簡易棚。市場漸漸壯大,2001年,方品平又將市場擴建,集聚人氣,村里的集體經濟也進一步得到壯大。村子美了,村民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集體經濟從早年的2000多元達到了40多萬元。如今,讓方品平感到最自豪還是村子淳樸的村風民風。
方品平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8歲當上村治保主任,1999年當上村主任,如今已在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奮斗了四個年頭,他明白,在農村村民如果不支持,那做什么工作都難。所以,但凡村里的大事,都要經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協商解決,“只要把話說清楚,把道理講明白,就一定能得到村民的支持。”
過完年,方品平就要48歲了,他感嘆道:“在農村工作快三十年了,我從來不曾后悔把青春奉獻給農村事業!苯衲,方品平第一次當選黨代表,他感到無比光榮!耙粋人的力量是很弱小的,團結才是硬道理。黨員要向黨和政府反映老百姓的心聲,因為農村工作很難,但再難也總會有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