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是關系人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隨著公眾安全用藥及維權意識的提高,用藥安全保障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城鎮居民用藥安全已經能夠得到基本保障,但廣大農村(尤其是邊遠地區)群眾仍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整頓和規范農村藥品市場,保障廣大農民用藥安全、方便是我們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一項十分重要工作,這不僅是維護社會穩定,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實現婺城崛起爭先的重要支點,更是踐行科學發展觀、創新社會管理機制的題中應有之義。本文結合婺城實際,就如何在當前體制下加強我區公眾用藥安全保障略述管見。
加強藥品安全保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出發,以人為本,把提高我區農村藥品安全保障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和為民辦實事的重要方面切實抓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1.創新社會管理,由重視機關建設轉變為強化一線監管隊伍建設,機關與基層并重。當前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已進行到實質階段,在符合上級總體框架的前提下,如何使藥品監管部門在開放、動態、信息化的社會環境下更好地行使政府職能,更好地解決相關的民生問題,滿足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是加強我區農村用藥安全保障首要而迫切的問題。根據本次機構改革的相關法律和上級政府的文件精神,現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承擔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的職能將移交衛生部門,原由區衛生部門承擔的餐飲服務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職能將移交給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職能移交后,監管對象將由現在的1300多家增加到5000多家。建設一支能與監管任務相匹配的食品藥品監管隊伍已是劍在弦上。
要切實抓好區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機關建設,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機構改革的步伐,在原市轄區分局的基礎上組建起區政府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配強配足領導班子,并核編其能承擔工作職責相適應的人員編制、內設機構。二是根據本次機構改革的相關法律和上級政府的文件精神,及時將有關部門工作職能調整到位。三是確保財政保障扶持能適應工作的需要。在重視抓好局機關建設的同時,要更加重視基層配套機構建設,婺城區雖說是金華大市的核心區,但是地理、經濟、交通、城市建設、人文從高到低的梯次結構特點,以及市、區事權分工的特殊因素,決定了我區藥品監管工作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強基層一線監管力量的配備,在藥品監管部門設立下屬的承擔具體執法職能的機構。在各鄉鎮政府內設藥品監管工作機構,根據鄉鎮人口和地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每個鄉鎮要建立一支3—7人的專職執法隊伍,配備執法用車等必要的工作硬件,承擔本鄉鎮的藥品(包括餐飲服務食品、化妝品、保健品)的安全監管工作。
2.創新社會管理,由重視事后處罰轉變為重視事前風險管控,事前與事后并重。藥品監管部門的各類專項檢查、專項整治接二連三,有的年份大大小小的專項整治達到十幾次之多,這些專項整治在打擊藥品領域違法犯罪行為起到了很大作用,極大地震懾了一些不法分子。這些做法在生產力落后,物質基礎匱乏的時代無疑是必要的,時至今日,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的社會物質財富已有了很大的增長,人們的需求逐漸向更高層次發展,必須吃得安全、用得安全、行得安全,更加重視自身安全。因此,行政部門運用公權對社會管理也要創新,方式方法也必須隨之變化,對藥品市場的監管模式要從過去重視事后處罰轉變為重視事前風險管控。強化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充分發揮企業自控能力,從我區情況來看:一是要提高藥品行業的準入門檻,現有企業提檔規范,新進企業要從布局、規模、人員資質等嚴格要求,提升行業水平;二是建立風險自控機制,當前要在涉藥企業中大力開展藥品質量風險防控教育,防止、減少、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三是要支持鼓勵藥品大型批發連鎖企業到農村開設連鎖分支網點,支持鼓勵藥品經營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四是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打擊藥品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對被處罰單位的跟蹤檢查,促其整改提高。
3.創新社會管理,由重視行政強制轉變為重視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強制與教育并重。在嚴格執行藥品管理法規,查處藥品領域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同時,要更加重視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再教育工作。行業管理組織要把加強和提高企業員工的專業知識水平作為重要的行業管理工作,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要求,制定教育培訓計劃,組織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定期對藥品從業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培訓,通過培訓,讓他們了解國家關于藥品、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以及規章制度等,提高自覺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
4.創新社會管理,由重視物質裝備轉變為重視信息化建設,硬件與軟件并重。加大對監管部門的財政支持,在硬件上保障監管部門工作之需,同時加大對信息化數字化的投入。建立遠程監管系統,對關鍵的生產、經營環節能實行遠視距、全方位、全天候的監管。建立藥品安全信用信息體系建設,藥品經營單位實施安全信用等級分類管理,對守信等級的,給予政策支持;對被認定為警示、失信或者嚴重失信等級的,采取防范、提示、加強日常檢查和專項監管等措施予以懲戒,對于那些長期不符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進行經營,屢教不改,屢罰不止的違法單位就要令其退出。建立打假信息共享機制,與相關單位互通信息,共同配合,建立假劣藥品信息互動平臺,實現與省、市、縣各級監管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網絡共享,資源互補。
5.創新社會管理,由重視規范行業轉變為重視消費群體宣教,精英與草根并重。加強對村級協管員的培訓教育,提高其藥械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水平。進一步明確藥品協管員職責、工作制度,每年要開展藥品檢查基本知識、辨別假劣藥品的基本常識、日常監督檢查要點及規范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等方面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使他們明確自身工作重點、任務、職責,熟悉了解藥品的有關法律法規,從而充分發揮農村藥品監督網絡的作用。大力開展面向基層、農村等形式多樣的藥品安全宣傳教育,向農民群眾宣傳安全用藥知識,指導廣大群眾正確、合理地購買、使用藥品,提高安全用藥意識,從而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自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自覺抵制和舉報假劣藥品在農村的流動。提高農民飲食用藥安全水平也是新農村建設重要方面,宣傳文化部門要把飲食用藥安全作為對農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工作計劃。(作者系婺城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