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婺城區黨建工作堅持務實創新、服務群眾、促進和諧的原則,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努力探尋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全區經濟社會呈現出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勢頭,黨建工作成績喜人。
基層組織戰斗力強
2011年11月20日,金西開發區“兩新”工委成立;11月22日,蔣堂鎮“兩新”工委成立,同時,該鎮紅樹林服飾、一枝秀米業、漢邦食品3家非公企業黨支部授牌。“兩新”工委的成立標志著婺城區新經濟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基層組織架構得到進一步完善。
2011年,婺城區理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體制,在金西開發區和“兩新”組織較多的蔣堂鎮開展了建立“兩新”工委試點工作,并大力開展非公企業黨建“集中攻堅月”專項行動,通過擴大商會黨組織覆蓋,建立行業協會黨組織,組建聯合黨組織和臨時黨組織,進一步擴大了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雙覆蓋,達到了非公企業黨的組織覆蓋率三個100%的要求。目前,全區31個新社會組織黨組織中除了7個臨時黨組織依托主管部門開展活動外,其余24個均完成了黨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任務,其中10個達到示范標準。6月,婺城區蔣堂鎮商會黨委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
“兩新”黨建成效只是婺城區著力夯實黨的基層基礎建設的亮點之一。2011年,婺城區的基層黨建工作可謂是亮點紛呈。
在農村,婺城區在總結完善蔣堂鎮村級組織換屆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面推行村黨支部換屆選舉“公推直選”辦法和村委會換屆選舉“海推直選”和“自薦直選”制度,全區村級干部隊伍的文化程度、婦女干部比例和年輕干部比例等結構都有了一定改善和提高。并建立健全了村級配套組織和村級組織工作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了村規民約、村干部創業承諾、村主職干部考核等規章制度,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鄉鎮,婺城區在竹馬鄉換屆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行“兩推三評一選”選舉方式,圓滿完成了鄉鎮黨委換屆工作。通過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的1158名黨代表,不僅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代表性,而且結構優化、合理。另外,結合區第六次黨代會代表選舉工作,在鄉鎮、街道黨代表會議上,全面開展了鄉鎮、街道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兩報告兩評議”活動,全區共有1400多名黨代表對鄉鎮(街道)黨(工)委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抓基層組織建設情況進行評議,進一步激發了領導班子和領導班子成員抓好黨建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這一年,為更好地實現“干部經常受教育,群眾長期得實惠”目標,提升基層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婺城區還積極推進基層站點規范化建設,指導基層認真開展遠程教育示范鄉鎮及星級站點創建活動,2個鄉鎮、23個村級站點通過了市遠程辦考核驗收。并啟動了“五好”村(居)遠教綜合廣場創建活動,目前已建成26個“五好”遠教廣場,站點遠教設備的使用率和村民對遠教工作滿意度均達到95%以上。
創先爭優氛圍濃厚
2011年初,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黨員干部深入一線尋訪民意“明”承諾方向,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依托宣傳欄、樓道留言本、手機短信、網絡QQ群等媒介,征集到建議意見369條。隨后,社區黨委召開專題會議,量化指標“定”承諾內容,并健全相關機制“促”承諾落實。前不久,在社區召開的述職述廉會上,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盡管社區老年人多、流動人員多,社區建設較難開展,但社區黨委和全體社區干部共同努力,多形式地開展各類活動,為社區居民營造出了和諧氛圍。
2011年以來,婺城區更加注重豐富內容,創新形式,拓展領域,提高實效,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在黨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了“先鋒承諾”、“我諾我行”活動,全區1057個基層黨組織和26471名黨員積極投入承諾、踐諾。明月樓社區實施的先鋒承諾“三步法”也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認可。
依托區城鄉黨員互助服務中心,婺城區還組織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日”、“我為社區出把力”等活動,積極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社會管理中當好社會發展的“引領者”、服務群眾的“排頭兵”和人民矛盾的“調解員”。全區累計組建各類黨員志愿者服務隊346個,黨員志愿者達2292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參與協調解決糾紛587件,處理信訪事件189起,開展普法教育活動18次。
與此同時,統籌推進各領域“雙強爭先”活動。在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中,組織開展了形象亮化、服務優化、考核量化、黨群聯創的“三化一聯”活動和“先鋒服務窗口、明星服務標兵”雙十佳的評選活動。在非公企業黨組織中,開展了“抓鞏固、促雙強、創品牌”活動,并積極創新黨組織助推企業發展載體,推動企業發展。
2011年又恰逢建黨90周年,婺城區以紀念活動為契機,在全區廣泛開展“學習先進典型、推進創先爭優”、“婺城先鋒”閃光言行樹選活動,全區涌現出一大批先進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營造出濃厚的創先爭優氛圍。通過“創先爭優”這一活動載體,婺城區的各項重點工程建設、惠民實事項目、經濟社會發展都得到了有效推進。
干部隊伍活力迸發
25歲的陳斐,原先是一名大學生“村官”,后來在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當選羅店鎮前店村黨支部副書記。2011年9月,在婺城區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候選人預備人選競爭性選拔中,她脫穎而出,成為了塔石鄉副鄉長候選人。
2011年,婺城區加大了競爭性選拔領導干部工作力度,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打破身份界限,面向優秀村(居)書記公開選拔了2名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候選人。同時,結合鄉鎮黨委換屆積極探索推行以能崗相適度、社會公認度和差額優勝度“三度比選法”為主要內容的干部公開比選機制,面向30歲以下年輕干部和大學生“村官”公開比選10名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擬任人選和5名掛職人選,較好地體現出重德才、重實干、重公論、重基層的選人用人導向。
2011年,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對象還采取了“兩輪推薦”、“公推比選”方式,提拔任用15名基層公務員和7名全額事業干部擔任鄉鎮領導班子副職;采取“公開比選”方式,面向基層年輕干部選拔了1名團區委副書記和7名鄉鎮(街道)團(工)委書記。通過差額推薦、層層比選,一批業績突出、素質優秀、群眾滿意的基層干部從基層脫穎而出。
與此同時,我區更加重視在基層一線培養選拔鍛煉干部,圍繞推動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任務,先后選派123名優秀干部參加九峰水庫移民安置區水電規范、后垅自然村征遷安置、非法采砂專項整治以及信訪接待等重點工程、重要崗位鍛煉,切實提高干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婺城的干部隊伍更具活力。
站在“十二五”征程的新起點,婺城區各級黨組織和26471名共產黨人將凝聚在鮮紅的黨旗下,團結帶領全區各界群眾,努力推進婺城“十二五”科學發展,用實際行動為飄揚的黨旗添光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