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實施鄉村衛生技術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制訂了鄉村衛生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工程培養計劃。2011年完成醫師定期考核工作865人,完成142個鄉村醫生考核工作。大力開展各項培訓工作,2011年,全區完成全科醫師轉崗培訓23人、社區護士培訓12人、鄉村醫生注冊培訓145人,檢驗崗位培訓4人、超聲崗位培訓9人、放射崗位培訓7人、心電崗位培訓4人、全科醫生骨干師資培訓4人、基層復合型公共衛生骨干培訓2人、城鄉社區公共衛生人才培訓6人。
強化醫院管理,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加強醫院內部管理,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繼續開展“醫院管理年”、“平安醫院”創建活動;狠抓醫療質量標準化管理;推行處方點評制度;建立健全醫療質量安全預警體系;建立醫療安全(不良)事件、臨床用藥不良反應討論制度。
衛生行業秩序更加規范
推進職業病整治,進一步維護勞動者健康權益。深入開展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專項治理工作,加強對重點職業病危害企業的監管,健全職業病危害監控與處置機制。深入100余家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企業整改。開展鉛酸蓄電池行業專項整治。開展職業衛生狀況調查及數據錄入工作。
創新工作方法,加大醫療服務市場監管力度。督促醫療機構全面履行依法執業、傳染病防治、放射防護、職業病防治等各項法定義務。為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市場秩序,提高醫療機構依法行醫水平,組織了區、鄉二級衛生監督、衛生監督協管人員對18個鄉鎮(街道)醫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村衛生室、個體診所、醫務室共376家單位,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嚴厲打擊“兩非”行為。衛生部門與計生部門聯合執法,多次組織開展“兩非”專項督查。責令一家單位限期整改并暫停其中兩項服務3個月。
抓食品衛生監管,防止“病從口入”。開展嚴厲打擊餐飲服務環節違法使用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檢查餐飲單位897家次;高度關注學校衛生工作,多次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開展了“五小”行業專項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