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五項措施”——
1.在優化發展環境上求突破,促進全鎮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積極配合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在依法前提下積極靈活地處理好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著力抓好新城區各公建項目建設的無障礙施工,保障園區內企業順利著陸,加快開工進度。積極搭建企業服務平臺,加強政府與企業的聯系與合作,為企業擴大生產提供服務。緊抓基礎設施改善及產業發展規劃建設,同時大力優化企業經濟結構,促進全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在改善民生問題上求突破,加快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加大對弱勢群體的幫扶力度,穩步增加低保受益面,認真落實各項幫扶措施。全面發展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完善教育基礎設施,不斷鞏固省級教育強鎮地位。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醫療衛生服務工作,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擴大群眾參加農村醫保的覆蓋面。著力抓好計生工作,加強計生隊伍建設,穩定低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質量。努力促進關工委、老齡、人武、人大、政協和工青婦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3.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上求突破,不斷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以村莊整治和示范村建設為載體,實現新農村建設新突破。優化主導產業,構筑產業發展優勢。實施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培養新型現代農民,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抓好森林防火、防汛、防臺、防旱和動物防疫和植物防疫、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確保社會公共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加強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青塘水庫、麻吉垅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做好古方畈低產畈改造工程,雅繞小堰水毀工程及鄭崗山、后童進水渠改造工程。加大綠化示范鎮和綠化示范村建設,爭創省級森林集鎮創建工作。
4.在破解維穩難題上求突破,切實改善生產生活環境。
堅持把信訪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拓寬民意反映渠道,引導群眾依法依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以創建“平安白龍橋”為載體,進一步完善平安創建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提高整體防范水平。針對白龍橋重點工程建設較多情況,深化“白龍橋區域社會治安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制定各類應急預案,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內部和萌芽狀態,確保經濟在社會穩定中更好更快發展。
5.在建強基層組織上求突破,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加強教育,提高黨員自身素質和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繼續推進“雙培雙帶”先鋒工程。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全面推進黨員素質不斷提高,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繼續抓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公開程序和公開重點。著力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切實加強對武裝工作的領導,有效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形成合力,促進全鎮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