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奮進喜開新局解放思想再創新業
——代表、委員積極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人民幸福是頭等大事,做好普惠文章才是根本
推進以城帶鄉
建設和美農村
陳定糧代表:近年來,我區的新農村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在強化資源保障、財政資金投入、現代農業培育和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一些偏遠鄉村的新農村建設步伐還比較慢,農村基礎設施、農村危房改造等工程都不能很快跟上去,主要在于資金的緊缺。另外,當前還存在一個突出問題,農村公墓管理缺少監管,墳墓越做越大,嚴重影響了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希望下一步,民政部門加大管理,從思想和政策上加以引導,構建更加和諧的婺城。
應堂亮委員:在乾西,有一條長約15公里的長湖,當地百姓都稱之為“十里長湖”。多年以前,長湖還是水清如鏡,風景優美,有“水閣上陳”之說,被金華市列為“重點保護淡水湖”。然而這樣一處美景,現在卻成為我市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長湖水被當地人稱為“陰溝水”。呼吁政府盡早將長湖治理工作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重點工程,加快長湖周邊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推進,加大對周邊企業的監管力度,對長湖的淤泥進行清理,恢復長湖源頭活水,也可以與房地產聯合開發,籌建“湖景房”,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葉兆寅代表:白龍橋是第一批省級中心鎮,在十二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里,應當進一步推進中心鎮建設。這幾年,白龍橋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鎮容、鎮貌沒有多大的改變。希望政府拿出部分資金來改造舊鎮,例如金龍路兩側的舊房改造。同時,加大對污水管道、路面修復等公共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以點帶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強各村書記之間交流,通過教育培訓,大力提高村“兩委”班子的執政能力。
陳建軍委員:報告中提出推進糧食高產創建示范工程,新建糧食生產功能區2萬畝。但據我了解,連片糧食功能區中往往穿插花卉苗木種植和養殖業,造成名不副實。建議區政府出臺意思,扼制苗木等爭地現象。報告中提出培養科技型農民,但現在農民老年人居多,年青人從事農業的寥寥無幾,應引起政府重視。
應金良代表:過去五年,婺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加快婺城跨越提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任重道遠,今后一段時期,婺城要緊緊抓住金華大市發展機遇,進一步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行政服務水平、全面推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大力發展新興制造業、現代農業,緊緊抓落實、促提升,為加快推進創業創新、奮力趕超不懈努力。
胡根生委員:塔石鄉是九峰水庫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要規劃生態功能區,對生態公益林補助應提高標準。其次對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通山公路建議,加強森林防火等方面應加大扶持力度。
湯建飛委員:建議新城區綠化應種植喬木,增加新城區含氧量。西吳等村的溫室養殖廠,燒煤污染空氣,應加以改造。
蔡祖華委員: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我市分3個階段完成了城鄉客運公司化改造,經營體制由市場競爭型轉變為政府公共服務型。改造后的城鄉公交與城市公交享受同等政策,降低了票價,還實行了“五類人員”乘車費用減免政策。城鄉公交一體化不僅減少了市民出行的換乘次數,還形成了三級城鄉公交網絡。但是,當前其他的基礎配套設施還沒有及時跟進,大多農村路段上,公交站往往都只有一個孤零零的站牌,而沒有候車棚,也沒有站臺坐凳,乘客在候車時,經常要遭受日曬雨淋之苦。建議政府進一步改善群眾候車環境群,把農村公交候車棚建設擺上議事日程。實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辦法,先在集鎮所在地、較大的行政村和人流較多的道口建設候車棚,以后根據條件逐步鋪開。
楊建中代表:報告中提出“和諧婺城”的概念,這是合理的,和諧婺城建設的基礎在于兩個字:公正。只有政府執政公正了,才能真正打造和諧婺城。比如對小產權整頓問題,必須要一視同仁,甚至有些領導要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作用,帶頭配合整頓工作,體現出政府工作的公正性,符合和諧婺城的理念。目前,新城區和市區的交通不便,制約了新城區的發展,呼吁政府和交通部門對賓虹路、八一南街,雙龍路進行合理規劃,對雙溪西路進行延伸,打通市區和新城區的交通,為新城區全面發展消除瓶頸。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