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婺城區科技工作捷報頻傳,區科技局被省委、省政府評為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優秀單位,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十一五”全市科技創新二等獎。前不久,2011年市科學技術獎揭曉,婺城區有4項科技成果獲獎。
榮譽的取得,得益于婺城區一年來狠抓“科技強區”戰略,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營造自主創新良好環境,培育和升級自主創新主體,推進產學研合作,認真組織實施技術創新工程,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一年來,區科技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需求,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摩配等產業為重點,鼓勵優勢骨干企業積極申報一批重點科技項目,著力突破婺城區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共性技術、生產工藝及高端裝備制造技術,研發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產品,不斷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市場競爭力。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工作步伐加快,已申報并認定市級以上創新主體、創新機構1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家。全區科技項目申報和立項數量增長明顯,項目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已申報市級以上項目75項,比去年同期增加8項;到目前為止,已立項69項,其中國家創新基金項目1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4項、國家重點新產品1項。專利工作不斷推進,全年共申報省、市級專利項目27項,比去年同期增長58.8%。
與此同時,科技合作成為促進我區科技發展的一大亮點。2011年,區科技局組織轄區企業赴山東、青島、貴州、鄭州、內蒙古等地,與15所高校院所進行科技項目對接。同時走訪企業41家,向企業發放技術難題征集表200余份,對企業科技合作意向進行摸底調查,幫助企業聯系高校院所,為企業科技合作牽線搭橋。在第十二屆工科會上,我區企業與院校所達成科技合作項目13項,其中會上簽約6項,合同標的達2060萬元。
為進一步提升院企合作的實效,區科技局深入企業調查,收集技術難題58項,并建立技術難題庫,對技術難題分行業進行分類,積極做好企業與高校院所科技合作的對接工作。同時,加強科技合作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對第十一屆工科會會上簽約項目進行全面調查,促進簽約項目科技成果的轉化實施。目前,全國已有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與婺城區企業聯姻,共培育了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8家,市級以上研發中心24家。
在注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的同時,我區更加注重“富農惠民”,讓科技扎根田間地頭,真正為民所用,為民服務,推動農業產業化走向更高水平。到目前為止,我區承擔的國家科技富民強區專項行動計劃項目“奶牛產業關鍵技術集成與推廣”取得了顯著成效,并于去年5月份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中期檢查。實施一年來,全區奶牛存欄量增加到19811頭,年鮮奶產量增加10%,農民增收1400萬元。6月份我區羅店鎮后溪河村、西吳村2個省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試點項目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中期檢查,試點村在區科技局的指導下,依靠科技進步在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興產業、改善生態環境、建設農村新社區、推進中心鎮中心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受到了省驗收小組的充分肯定。
為了不斷增強農村廣大干部群眾的科技意識和創新能力,努力形成以科技支撐農村經濟發展,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良好局面,一年來我區狠抓農村科普宣傳工作,為促進婺城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進程起到了強大的推動力。廣泛組織“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在羅店鎮的“三下鄉”活動中,共發放農業種、養類資料5000余份,農業無公害生產標準資料2000份,各類科普書籍3000多份,深受農民朋友的喜愛。開展了以“攜手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主題的科技活動周,活動周期間,在白龍橋開展科技宣傳、咨詢活動,共發放各類科普資料5000多份,接受群眾和農民咨詢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