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摩配產業是婺城區工業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之一。截至2011年12月,全區有汽摩配企業100多家,關聯企業12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7家,上市公司1家,省工業行業龍頭骨干企業1家;汽摩配產業的產值、銷售、利稅等主要指標在我區七大特色產業中均位居前三,已經成為我區的優勢主導產業。但2011年二季度以來,受國內外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汽摩配產業形勢比較嚴峻,生產增速回落,盈利大幅下滑,投資出現下行壓力,汽摩配產業集群建設亟待推進,需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
一、婺城區汽摩配產業2011年運行特點
受宏觀環境和國內汽車銷售低迷以及歐債務危機蔓延的影響,我區汽摩配產業2011年處在低谷運行狀態。雖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保持較快增長,但進入二季度以來,多數主要指標呈現明顯的放緩態勢。具體表現在:
1.生產銷售出現明顯回落。2011年上半年,我區17家規模以上汽摩配企業實現產值13.3億元,同比增長3.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7.6個百分點;實現銷售收入11.2億元,同比下降5.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5.8個百分點,銷售收入4-6月連續三個月出現負增長,生產銷售處在全年低谷水平。進入三季度后,規上產值、銷售收入增幅有所回升。1-12月,我區規模以上汽摩配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2.2%,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9%,但增幅均低于全區平均水平。
2.盈利能力嚴重下滑。2011年,婺城區規模以上汽摩配產業實現利潤總額1.8億元,同比下降25.5%,其中實現利潤總額1.4億元,同比下降31.1%,分別比全區平均水平低97.7、127.6個百分點,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5.85%,全行業盈利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利潤負增長企業11家,占比64.7%,虧損企業4家,虧損面23.5%,虧損額0.12億元。其中,萬里揚1-12月實現利潤總額1.26億元,同比下降17.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2.3個百分點,萊恩動力實現利潤總額0.11億元,同比下降44.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29.8個百分點。
3.工業投資大幅下降。2011年,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完成投資2.22億元,同比下降53.8%,比一季度、二季度、前三個季度分別下降109.0、59.7、17.2個百分點,且7-12月持續6個月負增長,下降幅度明顯增大。受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土地政策處理未完成、投資業主實力不強等因素的影響,部分項目建設進展緩慢,如青年汽車萬輛重卡技改項目持續多年停滯不前,動力新躍中國校車生產項目尚未落地開工,洞溪分區龍蟠區塊康靈電器等4個項目未能入場正式施工。
二、當前汽摩配產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去年10月以來,婺城區通過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深入企業走訪等形式開展調研,調研結果表明:全區汽摩配規上企業整體生產形勢比較穩定,但相當數量的規上汽摩配企業運行壓力不斷加大,預計今年形勢不容樂觀。
1.國內汽車市場需求萎縮。受國家宏觀調控、鼓勵政策退出、燃油價格不斷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購政策實施等因素的影響,2011年國內車市進入調整期,汽車市場增幅急劇回落。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國產汽車產銷分別增長0.84%和2.45%,比上年回落31.60和29.92個百分點,增速為13年來最低。其中,乘用車市場保持平穩增長,商用車市場下降較為明顯。商用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10.0%和6.3%,同比增長率較上年分別下降38.1和36.2個百分點。自2011年4月以來,增幅連續9個月出現負增長。而我區萬里揚、萊恩動力、新華齒輪等骨干企業主要面向商用車市場,其持續快速發展受到極大影響。
2.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渠道狹窄問題比較突出。今年以來,受央行加息和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高位運行等貨幣政策影響,銀行金融機構的信貸規模明顯減少,貸款審批周期拉長,貸款利率上升,新增貸款增速放緩,企業融資難度普遍加大,轉貸困難,融資成本普遍大幅上升。據2011年10月份婺城區汽摩配企業抽樣調查,中型企業融資環境較好,但是,小型和微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轉貸難問題比較普遍,融資主要依靠互相拆貸和民間借貸。據了解,該區三個月到一年的中期借貸月息為2-3分,1個月內的短期借貸基本在5分甚至1角以上,融資成本高企導致企業經營風險增大。
3.生產經營成本顯著上升。2011年以來,受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和大幅波動,工人薪酬持續上漲,用電緊張和人民幣匯率變化等眾多因素的疊加影響,汽摩配等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甚至導致虧損。2011年,我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上漲9.1%,相比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0%)高出3.1個百分點。據調研,我區汽摩配行業企業平均工資水平在上年上漲20%的基礎上2011年又上漲了20%左右,有的技術工種甚至超過50%以上,但留人仍然很難。此外,新社會保險法的實施,企業養老、工傷、醫療等五項保險支出大幅增長,相當部分勞動密集型的汽摩配企業面臨較大壓力。
4.創新研發能力不強。大多數汽摩配企業經營粗放,技術和管理水平、研發水平較低,企業科技人才偏少,沒有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主要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成本、低價格、低利潤”參與競爭。在企業管理、文化建設、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都比較落后。如汽摩配專業村洞溪村,擁有汽摩配企業50余家,目前大部分企業屬于加工型企業,創新能力較差,以模仿創新為主,自主研發很少,企業申報技術中心、新產品和專利意識不強,95%以上產品沒有專利,造成了重復投資和惡性競爭,隨時面臨被洗牌的危險。
三、有關建議
1.積極幫助企業拓展市場,提升汽摩配產業區位優勢。建議依托中國(金華)國際商貿發展大會和中國(金華)工業科技合作洽談會等平臺,舉辦汽摩配產業專業性會展,培育具有產業集群特色的會展品牌。抓住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十年發展規劃出臺的契機,落實相關部門,修改完善我市關于加快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搶占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市場制高點,提升我市汽摩配產業區位優勢。支持汽摩配產業龍頭企業網站建設,鼓勵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等新型營銷方式。積極支持企業參加各類境內外展會,拓展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鼓勵企業用好各類出口金融政策,支持企業積極投保出口信用保險,降低出口風險。鼓勵企業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2.加快出臺產業聯盟標準,提升汽摩配產業創新能力。建議由市質監等部門指導、推動,盡早制定出臺市汽摩配產業聯盟標準。聯盟的宗旨是堅持以共同開拓市場、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的,整合產業資源和社會資源,建設先進汽摩配產業標準化體系,促進產業健康發展。近期,可以先在汽摩配專業村洞溪村試點,制定變速箱、齒輪等產業聯盟標準。通過制定產業聯盟標準,激勵和約束我市汽車產業集群內企業按照相同的行為規則去進行市場競爭,在一定程度上變“同質競爭”為“抱團創牌”,提升產業集群的整體品牌形象。
3.努力推進重卡和校車項目,提升汽摩配產業集聚能力。建議由市政府牽頭,組建青年汽車重卡項目工作組,明確職責,倒排時間,盡快解決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早日實現投產;由市政府相關部門落實專人負責協調中國校車項目,做好項目的各項前期準備服務工作,力爭校車項目早日落地。同時,引進戰略投資者和整車制造廠家,在婺城新城區汽摩配產業基地布局2-3家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休閑車、特種車輛等特色整車龍頭企業,把我區建成浙中乃至全省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
4.全面優化產業發展要素保障,提升汽摩配產業發展速度。全方位優化要素保障,全力破解發展困境,努力為企業減負。建議市政府盡快出臺《市區企業應急轉貸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設立應急轉貸周轉資金,促進市區企業轉型升級和提高抵御風險能力。強化土地保障。對產業集群內的技術含量高、產出效益好、帶動作用大的重點項目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全力抓好征地拆遷及政策處理工作,加快推進萬里揚年產50萬臺乘用車變速器、康靈電器年產1000萬套汽車單向器等省市重點技改項目的建設進度。緩解企業用人難題。積極利用市區高校、技校等人才培育平臺,在招收技術員工、人員培訓方面建立長期的關系,根據企業的需求,為企業培養急需高技能人才。制定完善人才激勵政策,利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方面條件吸引并留住人才。積極落實“國九條”,減輕中小困難企業稅負。(作者系婺城區經貿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