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曹美琴
身份:婺城區政協委員、金華市金焊·永盛防護工具有限責任公司(即永盛工具廠)總經理這個產品年出口量、內銷量均已達5000萬元企業的當家女人,看起來自信大方,交談過后,更能感覺到其細致、柔和的企業管理風格,而她身上所擁有的務實、敬業、堅持的品格,正與她所管理的企業文化相得益彰。她就是曹美琴。
曹美琴仍習慣稱金華市金焊·永盛防護工具有限責任公司為永盛工具廠,這是它的老名字。提起工具廠的發展歷程,她簡單地用三兩句話進行概括,卻令人深感其中的艱辛:“永盛”創辦了20年,前十年在國內打響了防護工具的產品品牌;2003年的“非典”曾使企業走入低谷,為了尋求突破而開始嘗試網絡銷售,由此走出了外貿出口的銷售新路子。如今,“永盛”已經實現工貿一體化,甚至在四年前就開始了自營出口……正因為擁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在當選婺城區政協委員后,曹美琴選擇為加快中小企業發展而努力奔波、出謀劃策。做好防范工作 確保生產安全
曹美琴并不諱言,在去年下半年,永盛工具廠曾發生一起事故:一位操作工人因靜電致心臟病發而造成死亡。嚴格來說,這起事故的根源在于該名工人本身所患心疾,而并非企業存在生產設備方面的安全隱患。可曹美琴由此想了很多,不僅以最快的速度在企業內設置了電工協會辦公場所,更花心思深入了解其他企業在生產安全方面的種種問題,從而產生了她在今年“兩會”中遞交的第一個提案。
曹美琴認為,在生產安全方面,企業最好能做得很全面,比如,對新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對新員工進行體檢并在以后仍參加定期體檢;讓新員工進廠和參加工傷保險同步進行等等。但是,曹美琴同樣清楚知道,目前國內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壓力較大,而現實情況也顯示,不少企業無法為員工提供定期體檢機會,甚至不能按時保證員工參加工傷等社會保險。基于這一情況,曹美琴在提案里著重強調,要確保企業的生產安全,應該以預防事故發生為主。因此,通過政府部門來促進崗前培訓的落實,非常必要。也就是說,第一步應該讓所有一線生產員工都先通過培訓,掌握正確的操作技能再正式開始工作。當然,有了第一道保障,后續的防范工作仍不能馬虎——企業還應該讓管理更到位,讓員工嚴格按流程操作、確保機器無安全隱患……
企業院校掛鉤 尋找雙贏之路
人才始終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近些年,就業和招工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兩頭難”現象: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企業一線技術工人招工難。針對這個問題,曹美琴遞交了第二個提案。
為了這個提案,曹美琴對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求職等情況進行了大量調查,深刻意識到在人才市場“供需”的巨大問題:“目前,國內企業緊缺的是‘藍領’人才,而高校則基本以培養‘白領’為己任,大部分高校畢業生也以‘白領’職業為目標,由此造成‘兩頭難’問題。”曹美琴希望通過自己的提案,讓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搭建企業與院校的合作平臺:將各類企業的人才需求(數量、專業及其他特殊要求)登記在冊并建立數據庫,然后與相關大專院校的施教計劃有機結合,充分做到企業需要什么人才、缺少什么人才,院校就培訓什么人才。由此最終解決“兩頭難”這一社會問題,實現院校和企業的互利雙贏。
借助自身平臺 當好政企“橋梁”
如今,婺城區“兩會”已經勝利閉幕,但曹美琴的政協委員“工作”沒有就此停止。盡管她每天需要面對繁忙、復雜的企業管理工作,可她聰明地找到了兩者之間的連接點:“做了20年的企業管理工作,我對這一行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接觸交往的也多是‘企業人’。因此,我決定當一名專為企業發言的政協委員,借助自家企業的平臺并通過交往的‘企業人’,發現企業的普遍問題,傳遞給黨委、政府,共同尋求解決之道。”另一方面,永盛工具廠在不斷地發展,工貿一體的運營方式、員工福利的逐步完善、企業文化的積累……這些在該廠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經驗,讓曹美琴感到自豪的同時,也讓她心生想法——把好的經驗傳遞給其他企業。她說,這個想法,既是對自己作為政協委員的履職,更是努力讓永盛工具廠成長為更優秀企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