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舞臺,讓她們重現青春風采
——水電十二局華電新村社區文藝匯演側記

一身藍色的蒙古裙,一首《我在草原等你來》,瀟灑的動作,甜美的笑容,很難想象這是一群平均年齡已過50歲的中老年朋友在為大家演出。前不久,白龍橋鎮水電十二局華電新村社區小廣場上,9支由社區中老年居民成立的文藝隊伍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節目,引得現場觀眾叫好連連。
大紅線衫、大紅絲巾,一把折扇輕輕一打,70多歲的劉錫英一開嗓就贏得了陣陣喝彩聲,將越劇《回十八》中的梁山伯興奮、激動、又猶豫的矛盾心理唱得惟妙惟肖。“今天這身服裝是我的舞臺裝,這叫‘拗造型’。”劉錫英笑著說。她把越劇當作自己的第二個生命,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沒有戲沒有歌就活不了了”,從小有歌唱天賦的她廣播里聽上幾遍就會唱,年輕時干活累了就喊上幾聲,活也干得輕松快樂,到現在解放前流行的戲曲段子還能哼上幾句,劉錫英說:“一輩子坎坷走來,只有歌聲一直陪伴自己,因為歌聲里沒有貴賤之分,歌聲里沒有貧窮受難。”
這邊與劉錫英還沒聊完,就被觀眾們的陣陣叫好聲打斷,只見五位身材高挑、衣著時尚的老年模特隊隊員向觀眾走了過來,她們踩著節拍,走起“貓步”來“國際范兒”十足。50多歲的領隊郭建華告訴記者,她們的模特隊已經成立很多年了,要進來門檻可不低,不僅要個子高、身材好,還要對時尚有獨特的見解。在很多模特隊隊員的衣柜里都有一個特別的隔間,拿來放一些平時不常穿的衣服,不大用的飾品,專門用來表演展示。郭建華開心地說:“我們沒有OUT了!”
現場的觀眾都被舞臺上的精彩表演吸引住了眼球,記者卻注意到,每當有節目上場時,都會有一個人在臺下忙碌著,演出總指揮、現場音控師、工作人員……這個身兼數職的人就是72歲的謝紫萍。謝紫萍可以說是水電十二局華電新村社區里最熱心的人了。社區里的文化隊伍也是在她的手上成長壯大起來的。
“時間不夠用再加上服裝問題,本來還有很多很棒的節目都沒有安排上。”謝紫萍略帶遺憾卻又滿心自豪地說,不過,姐妹們演得都很賣力,效果還不錯。為了這次演出,社區老年舞蹈隊的隊員們已經足足排練了一個月,可追求完美的謝紫萍在隊員們上場前還在抓緊矯正動作。“我手頭上有一支200多人的舞蹈隊伍,都是拿得出手的。”現在,謝紫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幫這些愛表演的中老年人送上更多更大的舞臺。
在整場演出中,記者發現有不少人參加了多個節目的演出,跳完了軍舞跳蒙古舞,跳完了蒙古舞又出現在集體舞的隊伍中,這中場換裝協調、服裝管理等細節工作就落在了居民范愛仙的身上了。范愛仙告訴記者,有不少人都是特地從外地趕回來的,甚至還有帶病上場的,十分敬業。
有位一直在拍照的老人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老人叫田寧蘭,今年已經83歲了,曾經是一名老師,也是老文藝骨干,她對每個節目都仔細欣賞,不時用手里的相機將姐妹們的美麗瞬間定格,并表示要自費將照片洗出來送給大家。
“這次演出是零報酬,可節目質量卻是一百分啊。”社區負責人闕梅生滿意地說,社區老年人群體比較多,人人都愛文藝。春節前,社區就有辦文藝匯演的想法,這次在十二局工會的支持下終于辦成了。據他介紹,演出一共有146位老人參加,年紀最大的已經八十多歲了,大家都不要報酬,自愿參加,連服裝都是自己出錢準備。闕梅生表示,適當的集體活動不但豐富老年人的生活,也增加了鄰里間的和諧關系,社區以后還要多舉辦類似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