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延誤的農時奪回來
雨后放晴,婺城農民吹響了搶春耕的集結號。連日天氣晴好,久雨后焦急萬分的蔣堂建富糧食專業合社社長陳建軍再也忍耐不住了,干脆親自下田,與5個幫工一起把2臺大型、3臺小型拖拉機全部發動起來開赴田里,對720畝早稻田進行連片翻耕。陳建軍說,我們要搶春耕,努力把老天爺耽誤掉的時間奪回來。
今年由于前段時間連綿陰雨,春耕比往年推遲了十多天,一定程度上貽誤了農時。陳建軍說,誤了農時,不僅影響他的早稻生產,還影響后熟的西蘭花種植。原來,陳建軍前幾天還與一位客商簽訂了西蘭花出口日本的合同,緊接著早稻后種植,具體生產和交貨時間都有明確規定。為了追趕農時,陳建軍打算把720畝早稻,一半采取植播,一半委托育秧中心培育實行插種,爭取在4月20日前完成。
談起為什么這么著急,陳建軍說,這些年自己得益于國家的好政策,作為種糧大戶有義務、有責任帶頭把糧食種好、種下去。還在前兩天,市區糧食部門的有關負責人還專門來到他家,給他送來了種糧新政策和優質服務。陳建軍收到了送上門的金早09、中早嘉17兩種新稻種共2100公斤,還從領導手中接過十萬元早稻谷預購定金。
陳建軍熱衷種糧,是婺城區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的一個縮影。婺城是金華的糧倉。歷史上,蔣堂一個鎮的糧食產量就曾超過浦江一個縣。全區既有省級糧食功能區,也有金華市級糧食功能區,去年僅蔣堂鎮種植早稻1.06萬畝。據了解,今年早稻最低收購價,從去年每50公斤102元提高到今年的120元。訂單早稻獎勵標準更明確了,早秈谷種植5畝及以上,投售在1500公斤以上種糧大戶,每交售50公斤早秈谷獎勵30元。這些好政策進一步激發了農民種糧積極性。蔣堂鎮黨委委員兼農辦主任吳學能說,今年在種糧好政策推動下,農民種早稻積極性高漲,現已落實到位早稻種植面積達1.2萬畝,比去年增加了13%。
季節推遲,是當下種糧大戶們最擔心的事。婺城農業部門還專門派出農業技術人員下村入戶指導早稻生產,并積極發揮區域內農業中心的服務功能,滿足農民搶抓春耕的各種需求。位于蔣堂鎮的金華市順和水稻育供秧中心內,育秧室、練秧大棚干干凈凈,旁邊播種機、栽培肥土有序地擺放著。正在忙里忙外的育供秧中心理事長周湯和告訴記者,今年天氣冷,往年育秧中心浸種、催芽我們都在3月18日前動手的,今年首批浸種準備在3月24日開始。早稻秧苗過早下到大田,擔心碰上倒春寒等惡劣天氣,秧苗死掉損失大。為了幫助種糧大戶追趕農時,金華市順和水稻育供秧中心,今年實行“雙萬畝”計劃,幫助農民育秧1萬畝,插種1萬畝,用機械化加快早稻種植進度,并將育種服務從蔣堂鎮延伸到周邊羅埠、洋埠、湯溪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