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搜集站”架起“連心橋”
昨日,記者從城中街道楊思嶺社區了解到,為更加方便、快捷地傾聽民聲、民情、民事,探索創新社區廉政建設新路子,社區黨委專門組織下屬各支部成員探討成立“民情搜集站”,架起社區居民之間的“連心橋”。
據了解,2009年,在城中街道原府上街社區設立“社情民意信箱”以來,楊思嶺社區在推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陽光下作業、規范化管理”運行模式的背景下,不僅切實提高了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更提升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水平。
前不久,明月花園支部書記張如云的“一個困擾”引起了“民情搜集站”成員的注意。原來位于小區內的科普宣傳畫廊于年初被大雪壓壞,至今還未修復,考慮到該地是行人、車輛流通密集處,張如云提議再行制作時能否直接將宣傳畫廊做到墻面上,這樣既節省成本又給出行帶來方便。“民情搜集站”的成員聽完張如云的建議后,立刻聯系進行解決,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社區黨委書記邵勝紅表示,社區建設要把握源頭,夯實制度。為此,社區一直把建立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制度工作重點,目前,已初步搭建起較為完善的懲治和預防腐敗制度體系,建立廉政監督聯席會議等制度。同時推行黨務公開、信訪舉報辦事公開、財務公開、民主評議公開、黨員承諾公開;推進黨員活動中心建設,強化責任主導,將執行制度的成效作為工作績效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考核,與評先評優等掛鉤;加強責任追究督導,對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違規破壞制度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為廉潔社區建設提供制度和紀律保證。
此外,社區還強化了對重點崗位權力行使的監督制約,建立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對分離、相互制約的權利運行機制。針對社區“一把手”實行“五個不直管”制度,明確“一把手”不能直接管財務、人事、工程招標、物資采購和行政審批等事務,通過居監會真正把“事前介入、事中把關、事后評價”全程監督程序落到實處,為社區公開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監督平臺。社區實現了“社區黨委提議、居民代表會議決策、社區兩委實施、監督委員會民主監督”四位一體的社區民主治理新局面。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