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誤教育孩子和農田管理,來料加工能掙錢,足不出戶財路開,幸福生活比蜜甜……”在新獅街道,來料加工一直都是婦聯的“重頭戲”。多年來,新獅街道婦聯始終堅持“發展引導,壯大提升”的工作思路,引導來料加工可持續發展。
“新獅位于城郊結合部,因此,在眾多來料加工點中外來閑散人員占據了一大半,她們平時沒什么活兒干,空閑時拿點手工活做做,既能打發時間,又可以貼補點家用。”街道婦聯負責人李慶華說,本地人生活條件都不錯,平時沒事很少會去做來料加工,所以外來務工婦女就成了主力軍。
據了解,自換屆選舉后街道就調整了來料加工領導小組,并積極與各村(居)來料加工點聯絡員一同走訪來料加工點了解實際情況,力所能及地幫助經紀人互通信息、牽線搭橋。此外,街道在做好來料加工戶調查摸底的基礎,將新增經紀人姓名、加工產品、聯系電話等信息公布在人口集中的宣傳欄內,一方面為失地農民、下崗工人、流動人口提供就業信息,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經紀人及產品的知名度,緩解加工點招工難問題。
“雖然每年都能超額完成加工量,但發展中遇到問題也是難免的。”李慶華表示,由于從事來料加工以外來閑散人員為主,目前主要集中在駱家塘、道院塘、五一、車頭、后垅、玫瑰園、沙溪、唐村等地,像柳湖、東方前城等新建社區以年輕人為主,浙師大附近以退休老師為主,農村片多以種植蔬菜或做小本生意為主,這些地方外來人員較少,要發展來料加工難度比較大,但是街道還是會鼓勵下崗失業、失地等群體再就業,加入到來料加工的大隊伍中來。
目前新獅街道已基本形成以服裝、箱包、帽、飾品、包裝為主的加工產業群。截至去年底,全街道共有加工戶1629戶,加工人員2636人,累計發放加工費1621.4萬元,完成任務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