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小事掛心里頭干部服務到家門口
婺城區最偏遠的塔石鄉,山農足不出戶就可輕松享受到購物、辦證、售山貨的方便。嶺邊村蘇福龍等十位種茶大戶,前些天正為春茶滯銷而發愁。聯村干部傅樹銀在走村入戶中曉知茶農們的難事,他一邊與城區親朋好友通報茶葉行情,另一邊在農民信箱發出兜售茶葉信息。不到三天時間,市民、購茶客商紛紛上門來采購,蘇福龍等茶農的上千公斤滯銷茶葉被搶購一空。茶農蘇福龍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為此,他給代賣員送去寫有“人民勤務員”大紅錦旗。
代賣山貨只是“四項代理”中的一項,村民還可享受到代購、代領、代辦的方便。今年72歲蘇開源老人,因病癱瘓在床。前不久,他得知金華市區醫院專家要來塔石鄉給殘疾人員診斷鑒定,而子女都在外地打工,怎么辦呢?村代辦員蘇聚祥幫他借來車子,又叫來村民,把他抬上車,送到鄉衛生院,經醫生診斷鑒定屬一級傷殘。蘇開源感激地說:“申請表、殘疾證、低保手續等,都是代辦員蘇聚祥一手操辦的。”像這樣的事情,在該村還有很多。村辦公室里,一本厚厚的《便民服務登記簿》上,詳細記載著代購生活用品、生產資料;代辦合作醫療證、老年證、林木砍伐證、農戶建房證等各種瑣事。
塔石等5個欠發達鄉,坐落在婺城區西南,山區地域面積近500平方公里,人口4.3萬,是全區全面奔小康的“攔路虎”。針對全區城鄉二元結構分化明顯的實際,區委書記陳曉說,西南5個山區鄉鎮群眾不脫貧,全區奔小康就得不到實現。為了解決山區農民出行難、辦事難、銷售難等困惑,以代購、代辦、代領、代賣為主要內容的“四項代理”制度,先在塔石鄉試點,再延伸到箬陽、莘畈等鄉鎮。每位鄉鎮機關干部、村主要干部、村文書都是“農事代理員”。并建立健全了戶申報、村匯總、鄉辦理的受理方式,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一般農事須在一個工作周內辦完。
干部當起“農事代理員”,不僅促進了干群關系,也大大便利了山民的生活。如今,在山區鄉鎮,干部下村調研多了,走馬觀花少了;實事實辦多了,下任務瞎指揮少了;群眾與干部交流多了,上訪鬧事的少了。箬陽鄉平均海拔600多米,距城區50多公里,主產有機茶、高山蔬菜等農產品,其中,茶葉收入占全鄉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二。盡管茶葉品質優良,但由于長在深閨,價格不高甚至常會碰到銷售難。開展“四個代理”制度后,鄉村干部紛紛出擊,為茶農牽線搭橋找銷路代賣茶葉。信息靈通的聯村指導員李先鋒,農事代理的事做得有板有眼,僅半個月就給茶農代賣了800多公斤茶葉,使8戶村民共增收2萬多元。今年以來,婺城西部山區5個欠發達鄉鎮近200名干部與村里聯手,已為山農們提供了2000多人次的代理服務。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