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行、辦證、售山貨,幫了婺城3800多農民
圖為沙畈鄉副鄉長戴增榮在周村、回坑村幫忙收購何冬花、陳路貴農戶筍干、土茶葉和野蜂蜜等。鄭桂福攝
從金華市區到婺城區湯溪鎮乘車有38公里,從湯溪轉車到塔石鄉政府所在地有35公里,而且每天來回只有一班車,早上6時30分從塔石出發到湯溪,下午3時從湯溪開進塔石,從鄉政府所在地出發,還要走7公里山路才能到嶺邊村。居住在嶺邊村的村民,要走出山門趕往城里,實在不方便。
但村民胡文英說:“一直困擾我們出行難、辦事難的境況,現在有了大變樣,每天鄉村干部上門收集,幫忙代辦各種瑣碎事。”偏僻的嶺邊村村民,足不出戶就可輕松享受到購物、辦證、售山貨的方便。
山貨滯銷我來幫
今年58歲的傅樹銀,在鄉獸醫站長崗位上干了32年。農事代理他已干得很熟了,天天進山村、跑欄頭、摸實情,與農民打交道多了,哪家山貨滯銷,哪家需代辦什么事,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竹林茂密的下淤村,村民曬成筍干特別多。今年,老實厚道的村民葉正聯家中積有200多斤筍干銷不出去。來村給家畜看病的傅樹銀得知這個情況,了解到其他村民家筍干也滯銷,他利用進城開會的機會,向親朋好友推薦了滯銷的筍干,引起朋友群里的興趣。星期天,七八個朋友開車來到嶺邊村采購筍干。這個20斤,那個30斤,葉正聯家滯銷筍干當天就銷售一空。城里人來嶺邊村自購筍干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傳開了,接連不斷有市民前來自購筍干,村民筍干賣不掉的事迎刃而解。
蘇福龍等茶葉種植大戶正為春茶滯銷發愁,這事傳到傅樹銀的耳里,他與城區親朋好友打電話通報行情,又把山區有機茶葉發上了農民信箱。不到3天,城區市民、省外客商紛紛涌上門前來采購茶葉。一星期內,蘇福龍等茶農們上千公斤滯銷春茶被搶購一空。
傅樹銀知名度越來越大,村民們碰上土豬肉、土蜂蜜、紅薯等滯銷品,就主動來找他代理。
跑腿保姆進山村
老人蘇開源腿殘又得了糖尿病多發癥,等著要求殘疾鑒定。為難之中,農事代辦員蘇聚祥主動找上門來了。“我已幫你借好了汽車,山坡路由我與另一師弟抬著你,再用車子把你送到衛生院。”悶悶不樂的蘇開源臉上露出了笑容。
記者走進嶺邊村委會辦公室,墻上掛著一本本《便民服務登記簿》,把村民農事分成5大類分別記在5本簿子上,記錄著農事代辦員為村民代購生活用品、生產資料,代辦合作醫療證、老年證、林木砍伐證、農戶建房證等煩瑣事。村民紛紛對記者說,鄉村干部當上農事代辦員,偏遠山區的我們有了跑腿“保姆”。
農事代理在延伸
以代購、代辦、代領、代賣為主要內容的“農事代理”制,從塔石鄉延伸到箬陽、莘畈、長山、沙畈等西部山區鄉。
走在婺城區西部山區彎曲的山路上,每逢早上或傍晚,都會碰到后備箱蓋子是翹著行駛的轎車,車子進山時裝的是農藥、化肥等,出山方向帶的是筍干、香菇、茶葉等山貨。農民把它叫做“農事代理車”。
婺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楊壽根說:“農事代理是我區創先爭優活動中的一個有效載體,增加了山區干部與農民直接打交道的機會,時刻掌握農民所困、所求,每天工作更加踏實了。”
農事代理員葉壽忠,最近一個月來,就幫茶農代銷了800多公斤滯銷茶葉,使農戶增收了2萬多元。今年以來,婺城西部山區5個欠發達鄉鎮近200名干部與村里聯手,為村民提供了3800多人次代理服務。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