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七旬老人馮漢廣、楊鳳玉支持高鐵建設的真情告白
從4樓到2樓,從67平方米到120平方米……數字的變化,直觀地反映了馮漢廣和楊鳳玉這對老夫妻居住條件的改善。而帶來這種變化的,正是杭長客專房屋征收工作的開展。
好政策助我住新家
80歲的馮漢廣與77歲的楊鳳玉兩位老人是老金華,也算得上是老征遷戶了。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杭長客專房屋征收已經是他們經歷的第四次征遷了。從最早的馬路里到西市街,到八一路,到青春小區,再到現在的新家,房子是一套比一套大,環境也是一處比一處好,更重要的是征遷的政策一次比一次更人性化。
“這次的征收政策是最好的了,很多獎勵政策以前都是沒有的。”馮漢廣說,他的老伴楊鳳玉還專門算了一筆賬:老房子位于青春小區東十幢,面積只有67平方米,如果按老小區的二手房來賣,最多也賣不了45萬元。在此次房屋征收過程中,房屋的評估價加上各類獎勵,最后每平方米有近萬元,這樣一比較還挺劃算的。
老兩口在金華生活了一輩子,親身經歷了政策的日益人性化,也親眼見證了這座城市幾十年的發展變化。馮漢廣說:“金華城是在經歷了一次次征遷之后,才有脫胎換骨的變化,只要是有利于婺城發展的,我們都要支持!”
新房子開啟新生活
東景小區是馮漢廣和楊鳳玉夫妻倆的新家。二老原先居住的青春小區東十幢,屬于杭長客專配套工程——東市街北延工程的征收范圍。去年,當房屋征收工作人員上門做入戶調查,向二老講解了房屋征收工作的相關內容后,老倆口當下就決定支持高鐵建設、支持地方發展。
“孩子們也非常支持,主動幫我們找房子。”去年7月,馮漢廣全家總動員,老老少少一起找房子,并最終買下了東景小區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室兩廳。經過簡單裝修后,二老于去年11月搬進了新家。
對于新家,楊鳳玉老人有一堆的話要說,小區環境好、地段好、交通便利……歸結到一起,就是一個“好”字。老人告訴記者,他們原來的房子是67個平方的兩居室。逢年過節,杭州的女兒回到金華,都沒法在家休息,F在,除了主臥室,二老在其他兩個房間也都放上了床,隨時準備孩子們回家。而且,現在比以前多了一個廳,孩子們回家也不怕沒地方站腳了!耙郧八臉牵F在二樓,我們上下樓也更方便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