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7年無微不至地照顧一雙智障繼女;她,家庭貧困,卻從不抱怨,勇敢地面對艱難的生活。她的“慈母之心,人間大愛”感動了身邊的無數人,一位可敬的后媽,無怨無悔為智障姐妹撐起了一個幸福的家,由此她贏得了所有人的贊譽
同病相憐,苦命女嫁入殘疾之家
今年64歲的鄧美香是一個可憐人,嫁到白杜龍村之前,有過一段婚姻,生育過一雙兒女,丈夫因病去世,最疼愛的兒子也在28歲那年不幸早逝,親人的離世讓她飽嘗生活的辛酸。后來,她的女兒遠嫁廣西,她不愿跟女兒離開自己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家鄉,遂有了重新找個伴的想法。46歲那年,鄧美香經人介紹認識了白杜龍村的何順壽。她說:“當時就知道他聽力一級殘疾,前妻早年因病去世,留下一雙智障女兒,兩姐妹中,姐姐是智力二級殘疾,妹妹是多重(聽力、智力)一級殘疾。但他人老實,對我也好。為了相互有個照應,我答應了婚事。”那一年,鄧美香不顧眾人的反對,毅然來到了何順壽家,做了兩個智障女孩的繼母,這一做,就是17年。
鄧美香至今仍清楚記得第一次見到兩個孩子的情景:“兩間小小的泥瓦房,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電器,10歲的何三笑和7歲大的何美菡躲在房間里不愿出來,兩個女孩臉上都臟兮兮的,睜著圓圓的大眼睛有點驚恐地盯著我看。”當時,鄧美香鼻子一酸,忍不住一把摟過兩孩子進懷里,母親般溫暖的懷抱一下子拉近了她和兩個孩子的距離。那一刻,鄧美香暗下決心:一定盡自己所能給這雙女兒最好的照顧和關愛!
當時,這個特殊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難,主要經濟來源是全家四人的低保補助和何順壽打散工賺的一點零錢。婚后不到七年,丈夫何順壽突然出現手部肌肉萎縮,雖然經過治療得到控制,卻再也干不了重活,照料這個特殊家庭的重擔就完全壓在了鄧美香的肩上。當時身邊的親友都勸她離開這個家,但鄧美香知道她已經愛上這雙智障女兒,感情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沉淀著加深著,她也清楚地知道這個家不能沒有她,她要用自己的愛守護這個家。她說:“既然讓我遇上她們,就是我們的緣分,我必須對她們負責到底。”
人間大愛,好繼母盡心守護幸福
為了照顧好這雙女兒,鄧美香可謂費心費力。她每天早上起來就圍著兩個女兒穿衣、梳洗、做飯、喂飯……鄧美香說,女兒們也像一般女孩子一樣懂得漂亮,給她們穿上鄰里送來的漂亮的衣服時很是高興。晚上先幫她們洗澡,再看著她們睡覺,她們睡著后,她才能上床睡覺。她還經常半夜起來看看女兒們是否睡得安好。因為不放心也舍不得把兩姐妹關在家里,鄧美香出去干活經常帶著兩姐妹,村里人一開始看著都不解,哪有做后媽的對不是親生的孩子這么好的,更何況還是兩個“傻瓜”,時間久了,大家也都看懂了鄧美香對兩個孩子的心思,都夸她難得,有時村里人還會幫她照看一下兩個女兒。
“來,菡菡,乖,我們吃飯,啊……真乖……”鄧美香耐心地給小女兒何美菡喂著飯。此時,大女兒何三笑則在一旁自己吃著飯。“雖然大女兒今年27歲,小女兒24歲,但看著像十來歲的孩子,她們很乖很聽話。”鄧美香看著這兩個女兒吃完飯,心里很是高興,又忙著給她們洗臉。
她的目光始終不離兩個女兒,尤其是殘疾程度更重一點的菡菡。“她完全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得我幫她。進這個家門的第一天起,她的每一頓飯都是我喂著她吃的。”鄧美香憐愛地撫摸著菡菡的頭,“這小女兒我最放心不下,聽不見也不會說話,只會叫‘爸爸’、‘媽媽’。一次走丟在田間,找了一個晚上都找不回,擔心著急地哭了一個晚上沒睡,還好第二天清晨,去田間耕作的村民發現了她,把她送了回來。”從那之后鄧美香就像帶娃娃一樣把何美菡帶在身邊,村里人問她:累不累啊!鄧美香總是說:我家孩子很乖的,也不會發脾氣,很好的!
苦難重重,弱女子用愛點亮希望
然而幸運之神并沒有眷顧她們……2000年何三笑被確診患了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控制病情,一天的注射費用就要10多塊錢,這對他們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得知這一情況,左鄰右舍都勸他們放棄治療,但是鄧美香和丈夫一商量,還是決定給女兒進行治療。胰島素每天要注射兩次,為此,鄧美香專門到鎮衛生所學習了注射技術,家里還特意為貯藏胰島素買了一臺小冰箱,這也是全家最顯眼的一件電器了。
兩年前,聽說廣西南寧一家醫院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糖尿病,即使手術費高達4萬元,她還是決定舉債送女兒何三笑去做手術。但醫院的醫生詳細檢查了何三笑的病情,認為她屬于遺傳性糖尿病,手術治愈的希望非常小,而且,即使手術,也要終身依賴胰島素?紤]到病人的家庭條件,醫生勸他們還是放棄手術。聽說不能治愈,鄧美香難過了很久,最后不得不帶著女兒回到金華。“不管治不治得好,那都是一絲希望,沒給笑笑留下遺憾就好。”鄧美香總是如此樂觀地面對生活。
為這個家日夜操勞的鄧美香,由于長年的勞累和營養不良,使她早早患上了頸椎病等多種疾病。5年前的一天,照顧好兩姐妹上床睡覺后,鄧美香胸口隱隱作痛,一開始她也沒放在心上,但疼痛持續了很多天,在丈夫的勸說下,她來到金華中醫院做了檢查,檢查的結果讓夫妻倆大吃一驚,醫生告訴他們,鄧美香的胸部長了一個腫瘤,必須馬上動手術,至于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要等手術后才能確定。鄧美香考慮再三,想到家里經濟條件的拮據,想到兩姐妹需要照顧脫不開身,她還是放棄了手術,從醫院開了一點藥,鄧美香回到了家中,除了丈夫,她沒有對任何人提起自己的病情。堅持吃了兩年多的中藥、西藥才使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轉。
村民傅美珍說:“鄧美香作為繼母確實很偉大,我們農村人都把繼母稱作‘罵娘’,但她對這兩孩子所做的,親娘也不過如此啊。”
“我這兒媳婦勤勞能干,對兩娃娃比誰都上心,有這么好的兒媳婦真是我們家的福氣,沒有她真不知道這個家的日子怎么過下去。”婆婆朱春蓮對鄧美香很是感激。
十七年來,鄧美香用自己的母愛為何三笑和何美菡姐妹帶來了溫暖和關愛,用自己的勤勞為全家人打造了一個簡陋卻整潔溫馨的家,用自己的無私贏得了村里人對她的認同和贊許。“每當聽到女兒們叫自己那聲‘媽媽’時,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她們雖然不會說話,但她們懂你的好,會開心地沖著我笑,現在的生活我很感恩。生活再難,我也要和她們一起走下去。”鄧美香拉著這雙女兒的手笑得很燦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