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同心服務教育團”湯溪支教服務紀實
今年7月,婺城區知聯會在深入貫徹“同心”思想和省、市、區黨代會精神的基礎上,積極配合市委統戰部建立“同心•知聯服務基地”,7月17日,我市首個“同心•知聯服務基地”正式在湯溪授牌,為踐行“同心”思想,助推趕超崛起,實現婺城跨越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日,記者專程前往湯溪厚大、黃堂、中戴等地,實地了解“同心教育服務團”的支教服務情況。
同心圓夢
在湯溪二中住宿點,記者見到了同心教育服務團的17名隊員,他們都是浙師大的青年學生,他們當中,有的是人文師范專業,有的是社會工作專業、有的是環境科學專業……
每天,他們都早早地起床,在各個支教點,為孩子們送去豐富多彩的內容。在基礎知識課堂上,隊員們與孩子們共同探索閱讀與朗讀的獨特魅力。在素質拓展課中,隊員們發揮自己的專長,把優美的舞蹈、愉快的歌唱、愛心的手語展示給每一個孩子,并與孩子們一起學習、活動,讓孩子們在分享快樂中學會快樂生活。
同心服務團的隊長陳勉說:“看到孩子們和我們一起快樂地生活、學習,我們收獲很多,實踐活動為孩子們拓寬了視野,幫助他們埋下了追求未知世界的欲望。同時,我們也收獲著快樂。”
文藝風向
考慮農村學生文藝課程教育薄弱的情況,同心服務團重點為孩子們開設了“文藝課程”,拓展孩子們的整體素質。
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是音樂課,實踐隊隊員連筱婧告訴記者,根據孩子們的學習能力與興趣,課堂上,我們專門融入了識譜、指揮、手語等內容,使教學內容更為飽滿、豐富。孩子們在學習中,不僅學會了《蟲兒飛》、《感恩的心》、《國家》等耳熟能詳的中國歌曲,還學會了《哆來咪》、《雪絨花》等英文歌。
在舞蹈課上,孩子們最是可愛,一雙雙眼睛專注地盯著老師的每一個腳步和動作,一張張稚氣的面孔也換上了少有的認真與嚴肅,儼然一個個小大人,讓旁人看了忍俊不禁。
折紙課的課堂也是熱鬧非凡,驚喜不斷。在隊員們的指導下,孩子們用自己的一雙巧手把平凡無奇的紙張變成了盛滿愛意的愛心、活靈活現的狐貍、裝著各色花朵的花籃等精巧的折紙作品。
“我們課程時間有限,并不能大幅度地提升孩子們的文藝素養,培養出深厚的文藝底蘊,但我們希望這能成為一個窗口、一座橋梁,讓孩子們能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從而更從容自信地走向世界,去探索一片屬于自己的嶄新天地。”實踐隊隊員鐘家齊說。
織夏夢語
說起孩子們的天真可愛,每一名實踐隊員感觸都很深。浙師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尤優說,“雖然第一次參加實踐活動,但是,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收獲了感動。”
來自溫州市的陳詩瑤講述起這段支教日子時,總是充滿著笑容,“起初,班上的混世小魔王讓人心煩,每次上課都會制造一些小麻煩,給你一點小‘驚喜’,讓你恨得牙根癢癢,卻又對他們無可奈何。但是,漸漸地,你會發現那些平時最調皮的孩子往往帶給你的感動也最多。他們會留下來幫忙整理教室,他們總會把隊員送去車站,每天都是如此。”
江蘇無錫市的陳琳同學也有自己的獨特體驗,“這個夏天感動我的是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是一雙雙透徹的雙眸,讓我體悟到作為一名老師的責任和擔當。人總要在嘗試中不斷成長,只有在遭遇挫折后才能變得堅強。實踐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有坎坷、有辛酸、有失落、有挫敗。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編織了希望,繪成了不一樣的精彩。”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