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上,他是個‘萬能通’;在工作中,是伙伴,是朋友。雖說是領導,卻事事親力親為,不擺架子,不拉距離。”胡靜嫻這樣評價他的上司張小彬。張小彬現任浙江潤華機電有限公司客服中心經理,是一個大大咧咧的年輕小伙,更是典型的“80后”。
雖說是“80后”,但張小彬進企近10年來,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公司領導、員工的一致好評,從一個普通一線工人逐步成長為車間管理、技術員、公司中層干部。他大膽創新、改革管理,所帶領的部門在公司內部形成了一支團結協作、凝聚力強、忠誠度高、具有專業水準的品質管理和客服團隊,已成為了企業里的“承重梁”。
2003年6月,張小彬從金華技師學院畢業,“畢業后,我沒有回到老家父母身邊,我覺得自己應該自食其力了,在外地更能鍛煉自我。”張小彬告訴記者,他最終選擇留在金華,一方面因為金華這里機會多,另一方面金華也離老家磐安不遠,周末還可以回家看望父母。張小彬憑借自己的實力成功應聘進入潤華公司。當時的潤華正處于轉型期,很需要這種能吃苦、求上進的年輕人為公司補充新鮮的血液,由于他個人成績突出,張小彬成為了公司人才培養的不二人選,并于次年被任命為試制車間主任。
2008年,張小彬又再一次被提升為客服中心經理。“80后”青年擔任領導,難免會有不少“老員工”不服氣。在張小彬就任之前,客服部原本由品管部、品保部和技術部三個部門組成,人員較多。為了節約人力成本并充分發揮每位員工的技能,張小彬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他頂著壓力硬是把18人縮減到11人。“只要涉及到企業利益的事情,他從不讓步”,這是下屬對他最多的評價。
張小彬愛企如家,為企業的發展獻出了大量心血。2008年,潤華公司與一家企業簽訂了近100萬元的合同,這本是件高興的事情,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客戶因為種種原因取消了與潤華公司的合作。近百萬元的貨物該怎么辦?張小彬主動站出來挑起了這次“拯救”計劃的重擔,他帶領著公司的檢驗員,加班加點,仔細檢驗電機、齒輪等零部件,希望能將這些零部件經過加工后運用到其他產品中,有時候甚至連飯都顧不上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于讓這些“廢品”變成了沉甸甸的寶貝,為公司挽回了近60萬元的損失。
多年來,張小彬還積極投身質量改善和技術創新中,經過他部門的努力,產品質量明顯提升,一些技術缺陷也得到了及時解決,客戶滿意度逐年提升。去年,在張小彬和客服中心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車間一次產品加工合格率為98.8%,比上年增長了0.7個百分點,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
“能在潤華這個大家庭中鍛煉,我覺得自己很幸運。現在我還很年輕,還有很多的東西需要學習,接下來,我準備要考高級技師證來為自己充充電。”張小彬自信地說道。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