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審計,簡單的說審計就是采集數據、分析數據,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審計意見與建議的過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生活中不能沒有審計。缺少審計,規劃、制度就不可能很好的執行,審計與制度的關系就像紅綠燈與電子眼的關系一樣,如果光有紅綠燈沒有電子眼,綠紅燈很可能就成為擺設,審計就是電子眼的角色,審計的主要功能是為了確保規劃、制度的有效執行。
審計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國家利益,推進民主法治,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F代審計方式,是在傳統審計的基礎上,進一步針對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問題的體制、機制、制度、政策方面的深層次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將審計的功能進一步延伸和放大,是一種治本型的審計。
審計什么。被審計單位的電子數據或數據。審計需要采集數據,沒有“電子數據或數據”就無法審計。審計數據最重要的是真實,不真實的審計數據必將產生錯誤的審計結論。一個單位的數據很多,有時也很亂,真假難辨,審計前需要認真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當數據準備好之后便可開始準備撰寫審計報告。
如何開展審計工作?首先,編制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區審計局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按照上級審計機關和區政府規定的職責,確定審計工作重點,編制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報區政府審批,并報送上一級審計機關備案。其次,確定審計事項,組成審計組。?區審計局根據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確定的審計事項,組成審計組計劃開展審計工作。接著,編制審計實施方案,送達審計通知書,進點實施審計,收集審計證據,總結審計結論,最后提出審計報告。
審計需要技術與經驗,審計人員由于技能、本領的不同,審計報告同樣差別也很大,F在有些審計報告事實不清,有的法規使用不當,更多的是有些審計人員往往喜歡就事論事,就事論理的能力不夠,沒有對問題背后的問題進行分析,沒有把審計的成果變為政策建議,沒有使得審計成果成為國家治理的措施與辦法,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發揮得還遠遠沒有到位。
一篇妤的審計報告看起來簡單,其實不是那么回事。要想出成效,不僅需要認真吃苦的精神,同時也需要技能與經驗。一份好的審計報告,不僅需要審計人員的認真細致和堅持原則的精神,也同時需要審計人員的能力與水平,兩者缺一不可。
(作者系婺城區審計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