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青山中,有這樣一位默默耕耘的園丁,她不羨慕城市的繁華,不在乎生活的清貧,從教以來一直堅守著這方神圣的三尺講臺,在平凡崗位上奉獻著青春和年華,用執著的信念和博大的愛心播撒著知識的火種,她就是“廣括杯”春泥護花獎獲得者——塔石中小學校少先隊輔導員賴濟芳。
任教以來,賴濟芳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為了山區學子的成長和幸福,她二十八年如一日廢寢忘食地工作,處處以一個優秀人民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她夢想著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才,夢想著能給予孩子更多的知識養分,使山區的孩子能夠更加健康、陽光地成長……正是源于這些夢想,讓她對做好教師這個本職工作有了更執著的追求,特別是對做好山區留守兒童知心輔導員這項工作,更是增添了無窮的信心和熱情。
從1999年開始,賴濟芳一直在少先隊輔導員這個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奉獻著。由于教學成績優異,她成了周邊不少鄉鎮學校要“挖”的對象,不過都被她回絕了。“說句實在話,誰都希望到條件更好更優越的學校,可是一想,自己是山區培養出來的老師,理應為山區的教育事業服務,這里更需要我。”就這樣,執著的賴濟芳“浪費”了一次又一次走出大山的機會,鐵了心呆在山區教書,而且一教就是二十八年。
這些年,賴濟芳為掌握學校貧困學生的家庭情況,足跡踏遍塔石鄉39個行政村。通過走訪摸底,她了解到留守兒童一年到頭難得與父母見上幾次面,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就出現了問題。針對這些情況,她努力為留守兒童營造“家”的氛圍,在學校設立了“心理健康咨詢室”,還把自己的電話當作留守兒童的親情電話,為家長和孩子搭建親情橋梁,幫助學生及時消除心理困惑和障礙。
1995年開始,賴濟芳致力教育慈善捐助這項全新的事業,為之積極奔走,聯系了晟元集團、施樂會、杭州市上城區公安分局及湖州等地的慈善人士來校捐資助學。去年,她放棄寶貴的休息時間,連續七個周末與浙江省獅子聯會陽光服務隊的隊員走訪貧困學生家庭,爭取到助學資金共計2.2萬多元。17年來,賴濟芳共為學校及困難學子爭取到助學款物累計達40多萬元,惠及200多名寒門學子。
賴濟芳告訴記者,現在一部分獨生子女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任性、怕吃苦、缺乏毅力……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將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為此,她以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帶領學生深入山區各家竹木加工廠,由學生設計好調查問卷,調查竹木產業發展情況,給竹木加工廠提合理化建議,以開辟第二課堂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此外,她還動員學生在學校成立一支“校園110”糾察隊,檢查全校學生的安全、衛生、紀律等情況。她專門在班級建立少先隊員成長記錄袋,把每個隊員的點滴進步都記錄下來,使隊員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強烈的感召力。
二十八年扎根山區奉獻教育,賴濟芳相繼獲得了市優秀青年教師、區優秀輔導員、全國文明禮儀教育優秀工作者等一系列的榮譽。此外,賴濟芳一邊努力教授學生,一邊把自己的教育教學體會寫成論文,撰寫的少先隊論文兩次獲全國一等獎,并在市級或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十多篇。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