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寫文背詩,能唱歌主持,會拍視頻,會玩QQ,甚至還懂點PS,最重要的,他是一個63歲的農村老人。他叫趙錦茂,現任婺城區乾西鄉幸福村文書。記者問他,怎么會那么多新潮玩意?他笑笑說,還不是被村里那幫孩子們逼的,我要沒有兩把刷子,怎么跟他們溝通相處呢?
在熱門視頻網站我樂網上,趙錦茂上傳了三十多個視頻,大多都是關于幸福村的“春泥計劃”活動:“春泥計劃”文藝展示會上,孩子們站成一排表演葫蘆絲演奏,表情認真投入,曲聲悠揚動聽;村農家書屋的閱覽室里,文史、政經、科技、生活等各類書刊整齊排列在柜上,孩子們端坐在桌前,捧著書正讀得如饑似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村文化中心,大人小孩排排坐,聽講國學經典《三字經》……
這一個個視頻,一幅幅畫面,都凝結著趙錦茂的心血,展示了近年來幸福村在實施“春泥計劃”,關心青少年成長等工作中的成績。年過六旬的他,是這些視頻的拍攝者和上傳者,也是活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趙錦茂自任村干部以來,一直分管關心下一代工作,為村里孩子的健康成長盡責盡力、無私奉獻。
自開展“春泥計劃”活動以來,趙錦茂挨家挨戶走訪,詳細了解并掌握村里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建立起未成年人協會,并聯系社會各階層力量參與進來;結合實際精心組織未成年人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和娛樂活動……在當前社會道德教育、素質教育和感恩教育比較缺失的情況下,通過“春泥計劃”活動得到了補充和完善,孩子們一點一滴的變化,趙錦茂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現在的孩子都聰明得很,要讓他們滿意可不容易呢。”趙錦茂告訴記者,為了做到寓教于樂,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他煞費苦心。孩子們要學葫蘆絲演奏,商場里的太貴,他就學習網購,從網上淘便宜的;孩子們嫌國學太枯燥,他就精心設計,將學習和游戲結合在一起……他邊學習邊摸索,通過舉辦一次次活動,自己也掌握了“十八般武藝”。
孩子們都很喜歡老趙,不上學時常來找他,這個要看書,那個要上網查資料,有的要打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孩子們提供方便。前不久,幸福村被評為全省實施“春泥計劃”先進村,村民們都說:能夠取得這項榮譽,趙錦茂付出了很多心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