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陰暗簡陋的小房間,房內雜亂地堆放著各種藥品和醫療用具,沒任何執照,沒任何消毒設施,卻在給患者看病診療……近年來,這樣的“黑診所”,在我區一些鄉鎮(街道)和城郊結合部地區屢禁不止。因聽信江湖游醫診治而造成的惡性事件也屢見報端。但非法行醫雖經多次打擊,卻仍然在一些地區存在。
為了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近年來,我區一直重視打擊非法行醫工作。自2005年起,打擊非法行醫被列為全區衛生監督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衛生部門作為“打非”的主要職能部門,在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每年都結合日常監督和專項行動進行聯合整治。今年4月,區衛生局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的通知》(婺衛字〔2012〕15號文件),安排部署打擊非法行醫工作,同時也拉開了新一年嚴厲打擊非法行醫行為的序幕。
由于無證行醫者診療便捷,隱蔽性強,流動性大,價格低廉,診療時間與上班時間錯時,而且還有一定的患者市場,絕大多數存在取證困難等問題。我區充分利用三級公共衛生網絡的前哨作用,由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含區一院、區二院)負責,對轄區內的非法行醫情況開展地毯式調查摸底,及時收集轄區內非法行醫的基本資料,并上報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
通過前期調查,當前我區的非法行醫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的“黑診所”;二是無任何行醫資格的游醫、假醫;三是借助虛假宣傳招搖撞騙,或打著醫學科研、軍隊、武警的幌子誤導和欺騙患者的非法行醫活動;四是曾經取得相關資質,但不符合執業注冊條件而未注冊人員的非法行醫活動;五是以“保護隱私”為誘餌的無證計劃生育相關手術和以胎兒性別選擇為目的的B超檢查及人工終止妊娠行為;六是其他非法行醫活動。非法行醫人員主要有三類:一是原來的赤腳醫生在規范管理后已不具備資質,仍從事少量的診療活動;二是原來在衛生院工作的人員,在未能取得執業資格后被衛生院淘汰的人員,擅自從事診療活動;三是只從事中草藥經營的人員。
區衛生監督所在區衛生局統一部署下,根據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的非法行醫信息,以及社會投訴舉報所掌握的情況,積極與公安、人口和計劃生育、科技等部門的配合,因地制宜,開展地毯式的監管,加大對非法行醫的打擊力度。一是對觸犯刑法,符合移交司法機關的,堅決按法律程序移交司法機關,今年,區衛生局已向司法機關移送追究非法行醫刑事責任的案件1起;二是對能取證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行政處罰,行政處罰2家,罰款6000元,并上“黑名單”,直至取締;三是對現場難以取證的,采用現場張貼取締公告(拍照)、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簽訂不開展無證行醫《保證書》等方法進行打擊,有的也上“黑名單”。
據悉,下一步,我區還將繼續加大打擊非法行醫力度,積極探索新的聯動機制,進一步擠壓“黑診所”生存空間,維護醫療市場秩序和醫療安全。同時,區衛生監督所也再次提醒市民,無證游醫信不得,看病一定要去正規醫療機構。如果發現非法行醫,可以撥打96301進行舉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