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基層黨建新格局
![]() |
講述者:李慶豐,區黨代表
創新基層黨建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活躍基層黨組織、打牢基礎的根本途徑。圍繞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創新和探索的要求,竹馬鄉西宅村黨支部把“民情服務”作為基層黨建的一項重要內容,讓老百姓得實惠,樹立基層黨組織形象。
今年70歲的李紹許是西宅村的一名老黨員,患有嚴重的中風,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家人照顧,西宅村黨支部作為黨員幫扶對象,定期組織年輕黨員上門探望慰問,使他得到組織的關懷。50多歲的李軍華去年也得了中風,村黨支部也第一時間將其作為幫扶對象,定期組織慰問,幫助他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村里哪些村民需要幫助,他們有哪些實際的困難,西宅村黨支部都會組織黨員上門服務。
該村黨支部書記李慶豐告訴記者,在創新基層黨建過程中,支部始終把“結對幫扶”、“民情服務”作為工作的重心,切實讓老百姓享受貼心服務。
李慶豐表示,黨的十八大以后,希望更加重視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加強宣傳力度,充分發揮黨支部凝聚民心、發揮民智的作用,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營造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使農村的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真正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
美麗鄉村建設再推進
講述者:汪華春,村黨支部書記
十年來,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特別是從2007年開始,村里著手了新農村建設,先后完成了舊房改造、污水治理、環境美化等工程,老百姓的人均收入也從五年前的6000元到目前的10000多元。老百姓靠種植苗木及外出打工,生活水平都有了極大改善。
如今,村里舊房少了,新房多了,環境美了,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也增強了。特別是村級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以前,老百姓一到下雨天都會坐坐茶館、打打麻將,如今,村里成立了鑼鼓隊、腰鼓隊等文藝隊伍,老百姓的文體活動更加豐富了。
汪華春表示,作為一名農村的黨支部書記,自己深切感受到了新農村建設以來農村發生的變化,黨的好政策帶給了老百姓切實的實惠。希望黨的十八大以后,國家和政府更加重視農村工作,更加關注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繼續在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把農村建設成城市的“后花園”,讓老百姓也能享受城市一樣的生活。
農村文化生活更豐富
講述者:汪德勇,基層老黨員
這幾年,婺城的農村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村村都建起了文化廣場,每到傍晚,人們就會集中到村里的文化廣場開始快樂的文體活動,老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
以前,因為沒有條件,村里也缺少資金,人們沒有活動的場所,也很少有什么文化活動,新農村建設以來,農村文化繁榮了,老百姓更加追求精神文化了,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多了,像是一家人。
我們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寂寞,都喜歡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搞搞活動,學習交流多了,人也精神了。
現在,正處于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時期,我希望,國家和政府更加注重基層文化建設,從財政資金層面加強保障,切實讓每一村的文化隊伍都活躍起來,更加重視對農村土生土長的文化傳承人的發現與培養,使農村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讓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農民增收是關鍵
講述者:周福紀,普通農民
近年來,國家和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使老百姓的生活一天一天富裕起來了,除了種糧,種苗木也成為了老百姓的重要經濟來源。特別是我們竹馬的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了經濟效益帶來的滿足。
作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我心存感激,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我老了還生活得那么幸福。周福紀告訴記者,自己交了養老保險,后年就退休了,兒子是一名空軍,妻子也有一定的收入,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增加,自己生活得很幸福。
周福紀說,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很少有年輕人留在農村,這對現代農業生產并不是一件好事。農民缺少技術,不懂行情,不懂得如何種養才能少投入多產出,因此,希望國家和政府更加重視農村的農業發展建設,出臺相應的政策,切實增加農民的收入,讓年輕人愿意留在農村。
生態保護與鄉村建設同步
講述者:虞德元,村黨支部書記
新農村建設以來,村里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先后完成了3000米路面硬化,村莊整治也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長期以來,受水泥企業的影響,竹馬的環境受到了一定影響,我們姜揚頭村距離水泥企業近,前幾年,村里很多苗木都因為粉塵多而賣不出去。環境的影響讓老百姓的效益受到了影響。
今年以來,村里加大了環境治理力度,特別是“兩富”指導員的指導幫扶,使村里很多工作都得到了順利開展。村莊面貌的整治也已經啟動。
希望十八大后,國家和政府能夠更加重視生態環境治理,將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積極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家園,深入推進豐富多彩的環境宣教活動,使生態文明深入人心。讓老百姓在增加效益的同時,更加享受到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更加幸福美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