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6頻道公益助學活動“彩虹計劃”側記
“每個夢想都值得灌溉,每個孩子都值得被寵愛。”11月24日,浙江電視臺6頻道、浙江省愛心事業基金會攜手浙商銀行共同推出的大型公益助學活動——2012浙商銀行彩虹計劃結對大會在杭州吳山廣場溫暖舉行。近3000名來自全省各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結對成功,感受著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同時也走向了不一樣的未來。
今年11歲的張若琪,就是其中之一。
張若琪出生于2001年10月19日,現就讀箬陽鄉中心小學五年級。在這個有著金華“小西藏”之稱的大山里,她和年邁的奶奶,患有先天性腦動脈畸形癥的爸爸,單薄的母親和年幼的妹妹一起,住在破舊的土房子里。爸爸的病,讓這個家一貧如洗,也讓小小的若琪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在班里,若琪的個子是最小的,但成績卻是最好的,還是學校的大隊長。前年,她的爺爺得了胃癌,花了一大筆醫藥費后還是走了。沒等一家人從爺爺去世的悲痛中緩過來,爸爸又不幸查出了腦動脈畸形癥,幾次手術下來,不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小若琪為此心事重重。說起爸爸,這個堅強的大隊長哭了。她說,接下來的手術費會更加昂貴,為了給爸爸治病,她都想過不讀書了,“真的沒的讀的話,我就把一年級到五年級的書反復多看幾遍”。
在家里,床上的小熊是若琪唯一的玩具,也是她最寶貴的東西,若琪曾跟小熊偷偷約定,一定要治好爸爸的病。為此,雖然學校已經通了車,但每個周末,她都選擇不坐校車,揣著省下的一塊錢徒步回家,五里蜿蜒的山路,即便繞小路也要1個多小時,但若琪不怕辛苦,在她眼中,省下的一塊錢就是一個希望,一個可以把爸爸的病治好的希望。
若琪的懂事和堅強,讓現場的許多市民流下了眼淚,當主持人牽著她從后臺走出來時,再抑制不住情緒的人們紛紛走上舞臺,為這個飽嘗艱辛的孩子送上初冬最溫暖的祝福和愛心。
宣傳片中,那一雙雙含著淚水的眼睛,那一聲聲痛徹心扉的“媽媽”,那一個個破碎不堪的家庭,撥動著每個觀眾最柔軟的那根心弦,也讓電視機前無數人熱淚盈眶。直播現場,愛心涌動,廣場一側的資料區,奇跡綻放。無數市民拭干眼角的淚水,擁抱這些可憐的孩子,用大愛溫暖著她們,變成了她們的“爸爸媽媽”。
“你好,我想問一下,剛才上舞臺的小朋友,是不是你們學校的?”人群中,不時有陌生的市民走到箬陽鄉中心學校校長陳暉的面前,打聽孩子的情況。有人送上了自己準備的書包、文具、棉衣;有人送上了100、200、1000元的現金;還有人希望,自己可以直接和孩子結對,為孩子以后的生活學習全權負責。陳暉校長一一記下他們的名字,心里滿是感激:“彩虹計劃是個很好的平臺,孩子們真的很苦,但經過今天,相信在這么多人的幫助下,他們一定會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據悉,浙江6頻道的“彩虹計劃”已經有5個年頭,今年是第六屆。它通過結對捐助等形式,呼吁社會愛心企業、個人資助浙江省內品學兼優卻家境貧寒的學生,關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這么多年來,“彩虹計劃”一直堅持“百分百愛心,百分百送達”的原則,每年都會掀起一股助學熱潮。一個個身處逆境卻勵志堅強的孩子,除了帶給大家感動之外,更表達了一種正能量,也帶動了一場社會大愛。在今年11月份活動啟動以來,社會各界的短信和銀行捐款總額已經超過了40萬元。當天吳山廣場的結對大會,可以說是“彩虹計劃”的高潮,宣傳片中的孩子親臨現場與好心人結對,廣場一側的愛心區,則張貼了3000份貧困孩子的資料,吸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前來加入這個溫暖行動。
活動當天(截至下午4時),共有2308名貧困學子成功結對,現場募集善款214.5萬元,短信捐款38.84萬元,愛心匯款賬戶總額1.34萬元,捐款總額達254.68萬元,創造了“彩虹計劃”開展6年來的最高記錄。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