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在新的形勢下,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結合鄉鎮農村基層的實際,以保持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目標,不斷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
(一)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建設。村級領導班子是加強黨建工作、推進新農村建設、維護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領導核心。加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加強教育、培訓、指導,發揮黨支部書記在基層黨組織中的領頭雁的作用。增強村級班子的凝聚力,理順村級各個組織和機構的關系,促進團結干事、創先爭優。以村級班子建設推動黨員隊伍建設,擴大視野,把年富力強、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的群眾吸收到隊伍中來,優化組織結構。創新對村級領導班子成員的教育方式,通過向先進村學習,開展村與村之間幫扶結對活動,組織村干部到先進村進行學習考察交流,拓寬村干部視野,提高創業履職的能力。注重激勵,積極推薦政治素質好、參政議政能力強的村干部作為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選。
(二)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創建工作。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落腳點是“服務”兩字,而要想做好“服務”則需從服務平臺、水平、內容以及機制四方面下功夫。近年來,瑯琊鎮積極推進鎮村便民服務大廳建設,全鎮30村都建立了便民服務窗口,確定村級代辦員,開展鎮村干部服務日活動,要求村書記、主任集中時間、精力解決群眾困難,至少每周半天接待群眾和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受到群眾歡迎。
(三)促進后進黨組織整頓提升。開展后進支部提升活動,是推動基層組織建設總體水平,改善基層組織建設的短板,改進工作作風的一個重要手段。進一步分析后進支部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進行整改,破解在基層組織建設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逐步改善后進支部的面貌,從低星級向高星級轉變。充分發揮市級、區級“兩富”指導員的作用,通過推進工作項目、加強隊伍建設、解決群眾困難等方面,促進后進支部晉位升級。同時,對后進支部實行動態管理,根據農村黨建的實際情況進行先進村和后進村的動態轉換。狀態。
(四)完善目標管理評價考核體系。注重工作實績,健全村干部考核管理機制,以績效定報酬;通過黨員定期評,推行“一承諾一評議”,年初向黨員做出承諾,年末進行述職和評議,征求吸納各方面的意見。認真落實考核制度,將鎮、村干部納入同一考核體系,提高考核標準,嚴格兌現獎懲。要形成考核工作經常化,實現日常化管理,在每月、每季度等定期進行考核評估,便于及時掌握動態,推動工作緊張。今年,瑯琊鎮還積極開展村級班子屆中考察工作,進行村級班子“回頭看”活動,分析反思當前存在的問題,促進下一階段工作。即在村級班子任期過半之時進行考察,首先村班子進行自查,并由鎮班子成員、聯村干部等組成考核組到各村檢查,召開全體村民代表和黨員召開述職述評會,對綜合評價不理想的村班子或村干部采取黃牌警告、誡勉談話、限期整改等方式促進轉化。
(五)積極改變村級集體經濟落后的局面。村級集體經濟是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必須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培育村級財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為抓好村級組織建設奠定堅實基礎。通過開展項目包裝、整合資源,開展村級各項建設工作,緩解村級的債務問題。立足實際,通過合作社、土地流轉、綜合利用等方式,增強村集體經濟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加強對農村集體土地、廠房、市場等集體物業的管理、規劃,通過經營、出租等方式,增加集體收入。日前,瑯琊鎮積極整合資源,在瑯新、瑯沙兩個移民村建立來料加工基地,并開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即有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又提高了農民收入。要加大對村集體資產的監管力度,確保村集體經濟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六)加強村級組織黨建規范化建設。加強村級組織辦公場所建設,積極幫助村集體想辦法爭取政策,建立過組織生活、學習議事的村級活動場所。深化“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合理設置網格,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瑯琊鎮按照“網格化定位、多元化服務、信息化管理、全范圍覆蓋”的要求,合理劃分網格,建立村便民服務站,建立服務團隊,構建了以鎮、村、組網格為單位的三級管理網絡體系。建立黨建工作責任制、議事決策制度、組織生活會制度、民主生活制度、中心組學習制度、“三會一課”制度等組織制度,完善村務聯席會議制度、“兩推三定四公示”發展黨員制度、村務決策“五議兩公開”等制度,并健全落實了黨支部和黨員公開承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結對幫扶、黨員干部定期接待群眾等制度。通過基層黨建基礎性工作規范化建設,達到組織堅強有力、黨員作用突出、黨務工作規范、工作得到促進等目標。
(作者系婺城區瑯琊鎮黨委書記)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