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鄉東宅村——文化站里的幸福生活
傍晚時分,大家吃過晚飯,竹馬鄉東宅村的文化活動中心里異常熱鬧。一場歡快的“喜慶十八大,看看我村新變化”小品表演開始了,記者和村民一起欣賞精彩的表演。村里的文化宣傳員李淑新和另外11位農村婦女歡快地表演。
李淑新按照節拍越演越有自信:“十八大召開以后,我們村里就排練了這個小品,主要是通過這樣的形式向大家宣傳十八大精神。我們幾乎天天來文化站,這次的小品表演也連續一個月了。”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出現在這里,數十人都在這里休閑、娛樂、學習。
這幾年,為了把村里的文化搞活,李淑新費了很大的努力,如今,這個農村基層文化站,讓這里的村民切實感受到了文娛活動帶來的幸福。
“老百姓有這樣的文化需求,以前,大家都沒什么文娛活動,現在,每天晚上,村里的婦女都會集中一起跳舞、唱戲、搞活動,大家關系更和諧了,鄰里之間的矛盾少了,大家的生活幸福了。”李淑新說,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人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這幾年,東宅村也先后投入資金對村里的活動場所、體育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建起了腰鼓隊、山歌隊、廣場舞蹈隊等11支文藝隊伍。李淑新是村里的宣傳委員,專門負責做好管理工作。
“有固定的活動場所,現在,越來越多的文藝愛好者都加入到了文藝團隊中。”李淑新告訴記者,文藝隊伍日益龐大,每年,村里的文藝隊伍都代表鄉里外出演出,一年到頭活動不斷,已經成為村鄉一道亮麗的風景。
李淑新自豪地說,“我們村里的文化生活一點也不亞于城市,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爭創省級文化示范村,讓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