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工商聯努力開創新形勢下工商聯工作新局面
回顧過去輝煌成就鼓舞人心
五年來,婺城區工商聯緊緊圍繞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兩個健康”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依章建會、服務立會、活動興會、開門辦會”的總體思路,發揮組織優勢,認真履行職能,為實踐全區“兩個健康”,促進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去年末,全區非公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11.7億元,年均增長16.1 %,其中:規上非公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66.6億元,年均增長13%,實現利稅18.4億元,年均增長32%,銷售規模億元以上企業達46家,全區個體工商戶達17736戶,民營企業5723家。萬里揚、巨龍管業二家會員企業在深圳創業板成功上市。99%的外貿出口量,85%的新增就業人數,均來自非公有制企業,非公經濟隊伍已成為我區加快經濟發展,推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
加強教育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整體素質有新的提高
做好非公經濟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和政府賦予工商聯的一項重要職責。五年來,我們把加強新時期非公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針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積極探索工商聯工作的新方法、新載體,提高工作效率,積極主動擔負起“團結、幫助、引導、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職責,把著力推進“兩個健康”建設,實踐“三個結合”,作為我們開拓新時期工商聯工作的方向和目標。幾年來,我們加強與非公經濟人士的緊密聯系,采取走訪、座談、培訓、組織先進評選等多種形式,開展自我教育,提高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整體素質。
樹典型示范,促引導帶動。積極深入開展“抓典型、樹典型、學典型”活動,大力學習宣傳會員企業在應對金融危機、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先進典型。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同舟共濟渡難關,攻堅克難謀發展”、“風云婺商”、“和諧企業之星”、精神文明建設“草根獎”等評選活動。潤華機電俞芷琳,越爾紡織戴美英,金麗達工藝品胡金澤、通園集團曹躍棋、金城建設集團傅桂豐等26位非公經濟人士和16家企業分別受到市、區表彰。為強化正面引導教育,組織開展了金華市第二、第三屆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推薦評選活動,教育和引導非公經濟人士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走共同富裕道路,爭做優秀社會主義的建設者。黃河清、徐偉星、徐志輝、張憲銘、傅桂豐、王和源、林秀蓉、俞芷琳、呂仁高、戴美英、徐建成等13位企業家被金華市人民政府授予“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榮譽稱號,得到了金華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浙江萬里揚變速器股份有限公司還被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工商聯、國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就業和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榮譽稱號。
深入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組織會員企業參加省、市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會,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家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運用“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形式,把先進的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有機結合,樹立正確的經營管理理念,激發企業員工的積極進取精神和健康向上的創業激情,達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積極引導,履行責任。根據中央和省市有關精神,幾年來,我們先后組織開展“義行天下﹒婺商感恩行動”和“兩聯兩訪”、“送溫暖”、“百企聯百村、共建新農村,”等系列活動,組織和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和各項社會公益慈善活動,廣大非公企業家紛紛以不同的方式積極參與。
據初步統計,五年來,全區工商聯會員企業在扶貧幫困、抗震救災、修橋做路、捐資助學等方面捐款捐物2000多萬元人民幣。經市、區兩級工商聯積極引導牽線有156家會員企業與我區126個行政村結對,開展對接幫扶,共同幫助研究謀劃發展思路上千條,實施幫扶項目200多個,解決幫扶資金1000多萬元,安排農村勞動力5000多人。涌現了一大批熱心反哺家鄉回報社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08年發生5.12汶川大地震,區工商聯在第一時間發出倡議,舉辦捐款儀式,積極發動會員向地震災區捐款,僅半天時間就募集到資金220萬元,浙江正方控股集團公司捐款50萬元。信陽實業、東風齒輪、金宇房產,金悅房產、金大康動物保健等企業先后向湯溪、瑯琊、蔣堂、白龍橋、長山等小學,捐贈電腦、課桌椅和教學實驗室設備8000余套,折合人民幣150多萬元。金西開發區商會組織開展“愛心助學,成就夢想”主題活動,為11位學品學兼優貧困學生捐款37000元。浙江通園集團公司董事長曹躍棋,每年都要親自到與其結對塔石、竹馬二個鄉的三個村走訪座談,及時幫助解決新農村建設中的資金等問題。金華市金帆飼料有限公司在湯溪鎮中戴村投資5千多萬創辦500畝生豬養殖基地,每年都要拿出基地的20%利潤設立專項基金,每年給村里生活困難家庭、70歲以上的老人和考上大學的學生,給予資金補助和獎勵,其創業的事跡和做法,在全省首屆民營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經驗交流大會上作典型發言,并受到表彰。
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充分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及時向黨和政府反映社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是工商聯(商會)組織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協助政府不斷加強和改善投資創業環境,保障和促進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來,為應對國際金融風暴和歐債危機,我國連續實施一系列微調、抗通脹等宏觀經濟政策,使不少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型企業的發展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為及時了解這些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我們經常深入企業走訪和調研,及時幫助解決和反映民營企業在發展中普遍存在的企業融資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五年來,我們積極參與省、市工商聯組織的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問題的專題調研,協商座談,形勢分析,情況通報及各種專題調研32次。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就當前民營經濟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困難,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提出了諸多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和調研報告,有的意見和建議得到了市區有關領導的肯定和政府采納。區工商聯會員代表中擔任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民代表8人,市政協委員5人,常委1人;區人大代表8人,常委2人;區政協委員55人,常委6人。積極引導擔任省市、區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充分利用每年的“兩會”參政議政這個平臺,圍繞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以政協提案、人大議案的形式積極向黨委和政府建言獻策。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中向“兩會”提交涉及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金融服務、節能環保、交通管理、集鎮建設和農民工子女教育等方面提案、議案有170多件,其中有26件被評為優秀提案、議案,有12件在市、區的“兩會”上進行交流,受到黨和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