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地鎮陸續組織各村開展村級班子述職和民主評議工作、村集體班子創業承諾屆中回頭看行動,層層發動村級組織集中教育活動,抓好惠民實事。通過抓班子帶隊伍,抓亮點求突破,不斷增強基層組織戰斗力。如今,安地鎮多個村都建設有一支綜合素質高、群眾擁護的村干部隊伍,千方百計完成了一些民心工程,改變了村容村貌,促使安地鎮的特色經濟也有了較快發展。日前,記者走進“桂花之鄉”安地,探尋鎮域經濟發展背后的故事——
興村富民的“好搭檔”
申瑞強和方廣生,一個是安地鎮雅干村的村黨支部書記,一個是村委會主任,兩人自2010年開始搭檔,就注重從村民不滿意的地方做起,接連啃下了村里好幾塊“硬骨頭”,贏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
走進雅干村,首先看到的是整潔寬敞的村主干道,說起該段路,曾一度是雅干村和附近喻斯村村民的一塊心病。婺城區縣級公路安下線長約1公里的雅干村段是2004年前后建成的四級公路,也是喻斯村500多村民進出的唯一道路,路面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但由于涉及農房拆遷、土地置換、三座橋梁建設等復雜問題,一直沒有完成道路建設,成為安下線公路建設的“腸梗阻”。
2010年,新一屆村兩委干部上任后,申瑞強和方廣生確定了工作首要目標,就是打通道路“腸梗阻”。巧妙地在激活道路兩側規劃出40多棟房屋宅基地用于村內道路涉及房屋拆除的拆遷安置,大大減輕了村內房屋拆除的阻力。另一方面,將規劃道路內200多戶800多人自留地政策處理費用補賠款發放至涉及到的村民,安下線公路雅干村段在時隔8年之久,終于重新啟動建設。
在招商引資、盤活資產方面,申瑞強和方廣生也轉起了生意頭腦,積極吸引外地客商投資,將村原雅干小學被撤后閑置的校舍改建成明清建筑風格的書畫院,轉讓使用權30年,通過整合資源,有效盤活了村內資產。村民們提起這兩位“當家人”,都不約而同地豎起了大拇指。
發展致富的“領頭雁”
距金華市區22公里,省級農家樂特色村、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安地鎮小同村就坐落在仙源湖旅游度假區內,這里群山環繞,山泉淙淙,自然風光十分優美。到小同村農家樂休閑旅游,不僅可飽覽湖光山色,還可以乘竹筏、坐游船,吃農家菜。
“在2008年以前,村子里已經開了7家農家樂,但是都各自為營,管理跟不上,發展也就緩慢!贝逯魅紊甏悍几嬖V記者,當時,很多村民都想開,但是都不知從何下手。為促進農家樂健康發展,在村支書吳芳金的提議下,村兩委緊急商議,組建了村農家樂服務中心,由村兩委統一管理和提供服務,為村民致富牽線搭橋。
“沒有村兩委的幫忙,我這個農家樂估計也開不起來。”原是個體老板的胡春富,毅然放棄在金華市區的生意,選擇回村開農家樂,“從辦營業執照,到食品衛生監督都是村兩委一手幫助解決的,連消毒柜都是統一安裝,我們只管開門做生意,其他一切都不用管,真是省心。”
不僅農家樂軟件、硬件統一規范和提供服務,村兩委還自發組建義務治保隊和消防隊,每天不定時巡邏,志在打造有規范有制度的農家樂產業發展。如今,小同村已有鄉下廚房、農家小園、仙源土家菜館等12家農家樂,180多張床位,今年以來,接待游客近萬人,其中包括近5000名組團游客,越來越多的村民們選擇回村創業。申春芳說:“接下來,我們將在鴛鴦潭邊增修3公里環村游步道,村兩委也將繼續引導村農家樂服務中心以服務為主,把效益最大限度地反饋給農戶,將小同村打造成安地的小花園!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