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我們要去孩子們家里看看,為他們送去新春的祝福。”2月1日,婺城區城西小學已經放假,但校長羅良慶和老師們卻一早就來到學校,忙著準備棉衣、春聯和獎學金,給自己的學生們送溫暖。
婺城區城西小學原名為婺城區民工子弟學校,全校457名學生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為了讓孩子們和家長們感受到學校和社會對他們的關懷,學校從2008年始開展新春慰問送祝福活動。今年,城西小學為100個孩子送去了棉衣和春聯。其中,36個成績優異的孩子還收到了200元的獎學金。
上午9點,在老師們分成幾個慰問小組后,活動正式開始。記者跟隨二年級2班的班主任戴艷芳老師一組,一起走訪慰問。
“戴老師,你來啦!”當我們走進譚婧怡家里時,她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班主任,高興地叫來了媽媽冉茂蘭。
譚婧怡的老家在重慶,但他出生在金華,至今都沒有回過老家。“平時都忙著干活,也沒有時間帶她回家。”冉茂蘭說。不過,懂事的小婧怡從不向他們提出回老家的要求。
“譚婧怡的數學考了99.5分,進步很大。”數學老師邱桂菊將譚婧怡的期末成績告訴了冉茂蘭,并給譚婧怡送上了一件新棉衣、一張春聯和200元的獎學金。
“謝謝,謝謝,我會繼續努力的。”在接過邱桂菊老師手中的獎學金后,譚婧怡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站在一旁的冉茂蘭也欣慰地笑了。
在隨后的談話中,我們還得知,譚婧怡的爸爸一個月前在工地上受了傷,到了現在都還沒完全康復,但為了掙錢養家,他還是堅持出門干活。得知這個情況后,幾位老師紛紛安慰和鼓勵譚婧怡,告訴她在家里要多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
半個小時后,慰問組告別了譚婧怡一家,來到了姚夢的家里。和譚婧怡一樣,姚夢也出生在金華。
“我要讓老師們看看我的新衣服。”得知老師要來家里看望自己,姚夢早早就起床了,還特意穿上了媽媽新買的衣服和鞋子。不過,讓她感到更開心的是,自己的語文和數學成績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還領到了獎學金,“我的語文是96分,數學是97分,都比上個學期好。”
“謝謝老師,你們辛苦了。”看到女兒的成績有了進步,姚夢的媽媽劉莉莉連聲道謝,“姚夢的成績能有進步,這多虧了你們啊。”
告別了姚夢一家,慰問組又來到了田丹的家里。在老師眼里,田丹是一個非常勤奮的孩子,不管是在課堂內還是課堂外,她都會利用好每一分鐘來看書、寫作業。
“到現在,她的嗓子還是啞的。”戴艷芳告訴記者,為了在期末考出好的語文成績,田丹每天都在背課文段落,到最后,嗓子都啞了。
走進田丹家,記者發現,她正專心地做寒假作業,和她在一起的還有3歲的弟弟。“爸爸媽媽出去干活了,我在家照顧弟弟。”見到老師們來,田丹放下了手中的筆,搬了幾張椅子讓老師們坐下。
“在學校你很努力,是一個好孩子。”坐下后,老師們為她送上了棉衣、春聯和獎學金,并鼓勵她繼續努力,利用寒假時間多看些書,爭取在下一個學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我們的一份關懷,對于他們來說,是最珍貴的禮物。”在結束了走訪慰問后,戴艷芳這樣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