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措施:●加強鍛煉●講究衛生●注意飲食
連日來,“H7N9禽流感”成了人們生活中的“關鍵詞”。截至4月7日,中國內地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8例,其中6人死亡。這18例病例中,浙江有3例,其中2例患者死亡。為此,記者昨日專程前往婺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了解,確定我區既未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也未檢測到攜帶H7N9亞型流感病毒的禽類,請市民放心。
據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近段時間,我區醫療單位對呼吸道發熱門診進行了全面監測,仔細排查具有“發熱(腋下體溫≥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征;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不能從臨床或實驗室角度診斷為常見病原所致肺炎”條件的病人,至今并未發現H7N9禽流感病例。
另據婺城區畜牧獸醫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區對進入各市場銷售的禽類嚴格實行檢驗檢疫制度,至今未發現攜帶H7N9亞型流感病毒的禽類。該工作人員建議市民,一定要從正規的市場購買禽類,認準“一證二標志”,即動物檢疫證明、檢疫驗訖標志和檢驗合格標志。
此外,針對網絡及民間盛傳的“板藍根沖劑、玉屏風散顆粒、黃芪口服液等中成藥可用于預防H7N9禽流感”說法,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無法確認板藍根等中成藥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預防有效,建議大家不要盲目服用!币园逅{根為例,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藥性偏寒,脾胃虛寒者實在不宜多喝。同時,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初始階段,其發熱、咳嗽、咽痛等癥狀與普通感冒無異,而因為板藍根具有的某些清熱功效,服用后會一時減輕癥狀,造出病情好轉的錯覺。若真的感染了H7N9病毒,服用板藍根等只會掩蓋癥狀,貽誤治療。
對于H7N9禽流感的預防,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向廣大市民作出了如下建議: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強抵抗力;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室內空氣流通,每天1~2次開窗換氣半小時,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盡可能減少與禽類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與病、死禽的接觸,一旦接觸過禽類或禽類糞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在正規場所購買經過檢疫的禽類產品;H7N9亞型流感病毒能被100度的高溫殺滅,所以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雞蛋時蛋殼應用流水清洗,應烹調加熱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學校及幼兒園應采取措施,教導兒童不要喂飼野鴿或其他雀鳥,如接觸禽類或禽類糞便后,要立刻徹底清洗雙手。
同時,專家也提醒廣大市民,不要輕視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癥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癥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并發癥,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癥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并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并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另外,由于醫務人員比普通公眾接觸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機會更多,專家建議醫務人員在診治病人過程中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