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上游比實績互幫共學促提升
箬陽鄉干部“師徒”結對共建新農村
“與百姓打交道,要牢記‘心誠、情真、言善、力行’這八個字,做到了這點,與群眾打成一片應該不難做到。”有著二十多年農村工作經驗的“老鄉鎮”——陶順法鄉長拉著徒弟陳海順的手,語重心長地交代駐村工作心得。這是前不久箬陽鄉黨委政府利用鄉干部集中夜學的時機,舉行的新老干部結對儀式上的感人一幕。
3月18日晚,箬陽鄉10名年輕鄉干部與10位老鄉鎮干部結成幫扶對子。鄉黨委為師徒雙方都明確了各自的職責,一方面,師傅要以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通過傳幫帶將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工作經驗傳授給徒弟,及時與徒弟交流心得,指導徒弟做好農村工作;另一方面,徒弟要積極主動虛心向師傅學習,同時發揮自身優勢,以互幫共學促進工作能力提升。
在全區深入貫徹落實“樹形象、比實績、促提升”為主要內容的“全科干部、全心服務”活動中,為了讓年輕干部盡快熟悉農村基層工作,掌握工作方法,箬陽鄉開展了此次新老干部“一幫一”師徒結對活動,這也是該鄉在開展“兩全”活動中推出的一項創新做法。
“這些都是為了更好地聯系群眾、推動工作,讓鄉干部‘進得了村、坐得下椅、談得了心’”。鄉黨委書記金衛忠介紹說,根據活動安排,我們對全鄉干部進行了一次梳理和摸底,挑選出業務能力較強、工作經驗較豐富的老鄉鎮干部為師傅,近三年內才參加鄉鎮工作、相對年輕、經驗不足的干部為徒弟。按照“以老帶新、共同提高”的要求,通過個人申請、黨委統籌的方式,進行科學搭配,以師徒一對一的形式,讓年輕干部更快沉得下身、辦得了事,盡快適應農村基層工作。
在“兩全”活動中,箬陽鄉黨委還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措施,重點圍繞“八項制度、九個一活動”進行開展,即:完善一套鄉干部管理制度(完善上、下班簽到制、聯村指導員工作責任制、實行駐村服務日制度、落實每周一晚授課學習培訓制、落實周一至周四“住夜”制、推行山區全程代理制、班子成員公開履職承諾制以及鄉干部月度考核等八項制度));每個鄉干部至少上一堂業務課;開展黨員一句話先鋒承諾;開展鄉干部“一對一”師徒結對活動;組織一次“聯村干部民情”大比賽和“全科技能”大比武;開展“一戶一策一干部”扶貧結對幫扶活動;每個干部完成一篇理論調研文章;每個班子成員負責一項黨委年度重點工作。
從3月11日晚開始,該鄉黨委決定每周一晚上開展全科業務專題輔導課、全心服務現身說法課,要求每個干部結合線上工作認真備好一堂課,一直到10月結束。在落實駐村住夜制度中,要求全鄉聯村干部每周至少安排3天下村走訪,至少安排一個晚上開展夜訪夜談,及時了解基層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和各種利益訴求,掌握基層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等等。經過鄉綜治委和調解委員會人員的艱辛努力,四、五年來周塢村村民戴森茂和戴鳳山的土地界址矛盾糾紛終于成功和解;一件件農村民事糾紛得到順利解決。村民的各種困難能及時得到了鄉、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琴壇公路建設開工重啟后又得到了快速推進……
通過“兩全“活動的開展,箬陽鄉干部的業務水平都在互幫互學中得到了較快提高,尤其是新進入該鄉工作的干部,農村工作經驗在幫扶中快速積累,攻堅克難的“全心”服務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明顯增強。據了解,活動開展以來,全鄉干部已走訪農戶及農業專業合作社300多戶(家),了解到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50多件,現場解決了30多件。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