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鎮”談鄉鎮工作
為民辦事雷厲風行
在今年的白龍橋鎮春季“正風提效、攻堅克難”活動中,臨江管理處涉及到重點工程項目6大項10件重點工作。連日來,管理處對其中的云計算項目政策處理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據了解,云計算項目工程涉及臨江管理處50多畝土地,主要涉及王路蕩村和臨江村,去年12月啟動政策處理工作。截至今年3月底,王路蕩村剩下1戶農戶苗木未搬遷;臨江村還有1戶農戶認為苗木搬遷補償費過低。
4月10日上午9點,記者跟隨管理處主任倪小妹和管理處云計算工作小組成員,共4人,一起前往臨江村,與該村兩委共同商討最后一戶苗木搬遷戶的政策處理。倪小妹告訴記者,云計算青苗補償款發放已經基本完成。隨后,倪小妹與村兩委商量好,下午聯系村上的一位苗木種植戶。記者了解到,該種植戶在外地工作,對苗木搬遷費不認同。“其實,評估公司的政策、評估金額的標準等,平時我們基層干部是不清楚的,但涉及到了,做工作前,就一定要問清楚,才能跟老百姓解釋好。”倪小妹說道。
10點30分,倪小妹與臨江村兩委,來到了重點項目變電工程20號塔基所在地塊。記者了解到,4月13日前,要將苗木全部搬遷掉。為了能讓上門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倪小妹之前做了不少工作。除了了解農戶的基本情況,還了解其社會關系。村上有位農戶不肯進行苗木搬遷,倪小妹叫上了臨江村村支書尹汝根。經過1個多小時的耐心解釋,該農戶終于同意在4月10前搬遷苗木。除了帶著組員們和村干部一起上門做群眾思想工作外,倪小妹更注重尋找“突破口”,采取先易后難,各個擊破。“其實,很多農戶都是在觀望,把其中最有影響力的這一戶做通思想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回到管理處辦公室,已經是中午11點了。尤力村村會計還在辦公室等候。原來,他是過來開南網管道青苗補償款發票的。目前,臨江管理處南網工程涉及鄭崗山、尤力、擇住鄰、西園村的青苗補償款正在下撥各個村。倪小妹拿起計算器,仔細核對面積與數量。“有村民問起來,我也有個交代。”收完發票,尤力村村會計滿意地離開了。
下午2點,倪小妹沒有出去,她撥通了臨江村那位在外工作的農戶電話。“你的心理價位是多少,我們會與評估公司積極協調,盡量幫你爭取,不讓你吃虧。”并告知政策,“這兩天天氣好,苗木搬遷成活率也高。如果你趕不回來,我們可以去找你兒子。”聽到“領導”這么說,農戶終于同意第二天馬上搬掉。
說起來到臨江管理處工作,倪小妹笑著說:“在基層這些年,對臨江可以說有著一種難舍的情懷。”原來,1996年開始,在當時的臨江片,她擔任了3年的計生專干。去年4月,鎮里委派倪小妹聯系臨江村。來到臨江村后,倪小妹發現村里連“村民委員會”、“村支部委員會”兩塊牌子都沒有,她親自去做好并懸掛在村辦公樓;村里的公開欄多年未打理,連塊玻璃也沒有,她又請人安裝上玻璃,櫥窗里的內容也全部更新,并讓每位黨員做出公開承諾;住在白龍橋鎮上的她,空閑時,就往臨江村里走走,不論刮風下雨。村支書尹汝根笑著說:“倪主任做事可謂雷厲風行,村上的大事小事她都‘愛管’。”
在基層紛繁復雜的困難面前,倪小妹從來都沒有退縮過。村上隔壁鄰居因為矛盾發生沖突,就是晚上,她也會第一時間沖到現場。舊村拆除工作中,對不愿意的農戶,她三番五次地上門做思想工作,跟村民解釋相關政策,讓村民了解兄弟村因新農村建設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終于答應了。
通過一天的跟蹤采訪,倪小妹告訴記者,如果不是真正深入到村里,不是真心實意到群眾中去,就無法深切感知群眾的生活冷暖,這趟下村了解情況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村兩委以及村民對管理處干部發自肺腑的熱情,讓她倍感溫暖。同時,也讓她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是多么重大。她表示,全科干部、全心服務活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一定會用實際行動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加一把力。
一天的行程滿當當。下午四點半,倪小妹又在辦公室,計劃起第二天進村要辦的事情……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