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堂小學創建“全國文明交通示范學校”側記
今年年初,金華市婺城區蔣堂中心小學受到中央文明辦、公安部全國通報表揚,被授予“全國文明交通示范學校”榮譽稱號,全省共9所學校獲得此項榮譽,金華市僅此一所。自學校涉足安全教育研究以來,先后獲得了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示范學校、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浙江省示范小學、浙江省綠色學校、金華市文明單位等數十項榮譽。多年來學校保持了在校生交通事故為零的紀錄。
學校與安全教育不得不說的故事
蔣堂中心小學距離白湯下公路不到100米,道路縱橫交錯,交通狀況復雜,學生的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老師和家長最揪心的事情。
自1990年開始,學校就對學生的生命安全十分關注。1992年涉足交通安全教育以來,一直致力于安全教育課程的開發。1999年,市級課題《交通安全課程化教育的行動研究》獲該年度婺城區教科研成果一等獎、金華市科研成果二等獎。2004年,課題《社區少先隊平安教育活動的行動研究》開題,并分層分級開發了第三套校本課程——《走向平安》。2010年,學校提出了“社區少先隊‘自助式’平安教育創新活動的發展規律研究”這一命題,并于2011年6月順利開題。
“自助式”平安活動在行動
蔣堂中心小學于2011年開發完畢的第四次校本課程新版教材《走進平安》,堅持以“自助”為課題核心,提倡“放手讓學生獨立自主”的活動理念,努力探索一個讓學生自主設計、自主選擇、自主參與、自主評價的自助式交通安全活動模式。
平安活動“自助式”理論賦予了學生活動最大的自主權,他們可以自己決定平安活動的形式,自己決定平安活動的進度,自己開發平安活動道具,如各項平安游戲的開發、平安案例的搜集、網絡游戲館中網絡游戲腳本的編寫等,各體驗館的管理人員如平安足跡解說員、平安游戲裁判員等,也清一色由少先隊員自主擔任。
平安知識成為學生呼吸的空氣
走進校園,你可以看到各個角落都有著安全教育的痕跡。教學樓的走廊、過道、大廳的地面上繪著平安知識的游戲,墻面上貼著安全警示語……除此之外,學校還專門設立了平安博覽館,有模擬道路體驗館、平安視聽館、平安足跡館、平安游戲館,還有平安網游館,寓安全知識于游戲,在趣味中內化平安知識和自救技能教育。
為了加深孩子們對安全知識的理解,學校還定期舉行相關活動。組織學生們在校園內開展平安標語、平安小貼士、平安小報的編寫比賽,創建“平安爭章臺”評價體系,對隊員的平安活動效果進行階段性檢測,鼓勵學員們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各班每周做交通安全手勢操,每月舉行一次安全班隊會,每學期進行一次交通安全黑板報、手抄報比賽,還開發了平安跳皮筋游戲、平安竹竿舞等,將平安意識滲透入學生的生活、游戲之中,深得學生喜愛。
平安校園建設之拓展
“平安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平安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自護自救技能,來應付各種生活安全隱患和緊急突發事件。”校方表示,學校的平安教育活動的視野不能僅局限于“校園”,當平安教育與生活息息相關,這樣的教育才是靈動而有實效的。
為了擴大平安教育的影響力,學校還開展了社區平安活動。學生進入社區開展平安主題表演,他們以平安歌舞、平安小品、平安相聲、平安快板、交警手勢操等表演形式展示平安的重要性,引起了社區人們的共鳴。除此之外,對于社區中力所能及的一些安全隱患,孩子們也積極開展消除行動。他們在池塘邊、渠道邊、公路邊以及一些危房的邊上樹立了警示牌、張貼了警示標語,有的還攔上了警戒線,提醒來往的人們注意安全。對于他們無能為力的一些危險地帶,他們則向周邊的成人和部門求助,共同來消除這些隱患。
平安輔導員的隊伍從“校園”擴大至“社會”,平安教育的對象也應該從“校園”擴大至“社會”。這是蔣堂小學師生的共同心愿,是安全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響應平安婺城建設號召的重要條件。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