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舉措支持市場主體釋放活力讓更多的個體戶轉為市場主體
“以前是個體戶的時候出去談生意,對方總覺得我們店小、不正規,對我們不大信任,要接單都很難。”昨日,在市區青春路媽咪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嫵艷一談起“個轉企”這個話題,便打開了“話匣子”。
陳嫵艷告訴記者,在注冊媽咪樂之前,開辦家政服務部已多年。經過這些年發展,雖然家政服務業務穩步增長,但在繳納保險、發展門店、員工管理等方面,個體工商戶的頭銜卻束縛了發展。正是這個原因讓她萌生了成立公司的念頭。“升級為企業,名頭更響亮了,員工穩定了,與客戶談生意的底氣也更足了。”
目前,我區個體戶總量為17728戶(其中制造業個體戶2108戶,批發和零售業11428戶,住宿和餐飲業1582戶,文化娛樂業128戶),這些數量龐大的個體戶領銜的“星星經濟”正面臨著發展瓶頸:產業能級低,轉型升級慢,創業動力不足,依賴低端市場、低水平制造、低成本擴張,這樣的粗放經營已經難以為繼。為此,婺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高效推進“個轉企”工作,助推“星星經濟”變身“月亮經濟”,為婺城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
對個體戶來說,“個轉企”最大的顧慮是轉了之后是否會增加負擔,婺城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給個體戶們吃了“定心丸”。例如,在市場準入方面,工商部門進一步簡化手續,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登記流程,企業注銷、開業可以合并辦理;允許保留原名稱字號,保持企業名稱的延續性;在稅費減免方面,“個轉企”后屬小型微利企業的,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在資產過戶方面,轉型前的個體工商戶與轉型后的企業之間土地、房屋權屬(固定資產)劃轉,相關職能部門憑工商部門出具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證明按照變更程序辦理過戶手續,免征契稅和免收交易手續費。此外,金融機構還積極為“個轉企”提供金融支持,對“個轉企”企業開設綠色貸款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和限時審批。
“‘個轉企’不是簡單的更名,而是立足市場主體升級的內在需求,通過‘有形之手’因勢利導,將原來沉淀在個體戶位置上的市場主體推到一個新的層次。”區工商分局注冊科負責人張其龍說,個體工商戶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受法人地位缺失、治理模式單一、投資規模有限等先天因素制約,給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困難,升級為企業是提升業態、增強競爭力的需要。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像陳嫵艷這樣從個體戶轉型升級為企業的,目前全區已經有116家,注冊資本達5751萬元。
個體戶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大做強,轉型為企業是必由之路。看到“個轉企”帶來的種種實惠和便利,越來越多個體戶借助“個轉企”機遇升級謀發展。“轉成企業后,老客戶放心將更大的單子交給我做,也發展了一批新客戶。今年前四個月銷售額達50多萬元,接到了單筆5多萬的訂單。”婺城區新旺工藝品廠負責人陳愛仙說,注冊成為企業后業務開展更加靈活,僅今年一季度就新增客戶10多個。
據了解,今年婺城力爭完成“個轉企”企業291家。目前任務已經分解落實到44個鄉鎮街道、機關部門。為此,婺城因地制宜圈定“個轉企”重點,建立“個轉企”培育對象名錄庫,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重點引導,分步推進,做到規劃一批、培育一批、壯大一批、升級一批。婺城還將“個轉企”工作列入2013年度婺城區工業競賽考核內容,實行每季度檢查,定期通報公布各部門量化指標完成進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