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什么品種?有什么特點?如果我帶回海南能成活么?”“為什么每家每戶都要掛上寫著號碼和名字的牌子?”“聽說后溪河是花卉種植專業村,那現在有多少個品種呢?”……5月31日,“美麗鄉村江浙行”全國知名網絡媒體采風活動走進羅店鎮后溪河村后,領略浙中南方花卉中轉站的魅力。參觀間隙,各大網站記者興致勃勃地向后溪河村原村支書何根林討教起了各種問題。
據悉,后溪河村的花卉種植歷史距今已有700多年,屬傳統優勢的特色產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全村95%以上的農戶從事花卉生產和銷售,花卉品種多達1000多種,是遠近聞名的“花卉專業村”。近年來,村兩委在抓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始終突出花卉產業特色的主旋律,把花卉作為該村向外推介的金名片。通過花卉宣傳的媒介作用,架起后溪河與全市、全國、國際交流合作的橋梁,逐步打響花卉專業村的品牌,使該村一躍成為浙中規模較大的“南方花卉中轉站”,花卉品種也由單一結構發展到現在的500多種,年調運花卉盆景200萬盆以上。與此同時,該村于2008年建立了華東山茶花品種培育中心。中心占地40多畝,至今已收集超過300個國內本土山茶花品種,是華東地區本土品種最齊全的基地。如今,該村的花木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吸引了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外國客商。
記者團一行在何根林的介紹下,了解了后溪河村的歷史文化和花卉文化,并游歷了該村祠堂,紛紛表示獲益良多。“很長見識,以前都是在網上或者書本上見出茶花,對茶花的品種、類型都不太了解,今天到這來之后,才發現種茶花原來有那么多門道。”千龍網記者董佳興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